要从罗马手中收复玉壁城,
对于对方国中的动静,自然时常关注。
当年罗马复刻嬴秦经典“四代乱政”时,
赵裕曾试图趁虚而入,夺取现在的康斯坦丁堡,秦国的西京,罗马的东京。
奈何老秦人在搞大工程这件事上,向来是认真严肃的,从来没有地域歧视。
川蜀那梳理了岷江数百年,成就了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是这样,
中原北疆那防御了草原引弓之民数百年,维护了多地平安的长城是这样,
跑到西边复立宗庙,修建出来的,象征着西秦荣光的玉壁城,也是这样。
后者的坚固硬挺,
让赵裕派去的宋军碰了一次又一次,皆无功而返,品尝到了当年罗马人觊觎玉壁,却总是碰壁失败的痛苦——
嗯,
从这点上看,
罗马不愧是“大秦”,
宋国也当真是西秦的继业者。
总而言之,
当那位身世尴尬,智力不详的秦罗后裔,登上君位后,赵裕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并推测出了对方的处境。
他为此还做好了送走第五任罗马皇帝的准备。
结果却总是出人意料。
“想来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能够派出国使,呈递国书。
这起码证明,罗马国中的各方势力,达成了大体一致。
不然的话,
大家沉迷内斗,哪里有空以国家的名义,安排使者来和邻居联络友好?
而考虑到罗马向来的刁民风气,还有狂野的禁卫军们,
赵裕不由得对太子说道,“希望他能走在你前面吧!”
一个能够调和罗马诸多派系,还能稳坐君位,不被已经习惯自我选择领导的禁卫军掀下来的君主,
对宋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早点死了最好!
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花白的胡须,感慨的说:
“我怕是熬不过的。”
赵承业没有说客套话,只是点了点头,带着些许沉重应下了父亲的话语。
国中的生机刚刚恢复,
外面的敌人便跟着兴起,
问题永远一件接着一件。
好在宋国初建,那荡平乱世的锐气还没有散去。
赵承业并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守成之君”,而对外敌生出胆怯逃避的情绪。
于是,
父子两打起精神,接见了罗马的使者。
旁边围观的死鬼抱着手对屋大维哼哼唧唧:
“这下还跟我太祖约架吗?”
西秦先帝众多,
除了嬴辟疆几个不太着家之外,总有留守西海,窝在家里守坟的。
别说,
世道混乱的时候,
除了秦恭帝这个不肖子孙打起了靠祖坟赚钱的主意,
还有好些军阀,意图通过开发西秦诸帝坟头,来补充后勤的。
要没有死鬼看着,
想来个个都逃不过摸金校尉的光顾。
刚刚从东方返回,还没来得及回到罗马,了解近况的屋大维只保持沉默。
他先前为了防止那“疯傻”的混血,让罗马的国势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到自己死后的安宁,直接拒绝了这几年一切来自罗马的消息。
只停留在东方的中原鬼国,逃避极有可能发生的王朝覆灭惨剧。
谁想生前死后,难得的软弱避事一回,却收获了这样大的惊喜。
听罗马使者的转述,
那混血不仅整合了国中的势力,还将手伸向了北秦,夺取了后者邻近罗马的几个郡县。
啧,
看来以前都是装疯卖傻的。
不过,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屋大维对那留守西海的秦国君主说道:
“约定如何,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我需要回到罗马,知晓这些年它的变化后,再回复你的问题。”
那混血若当真能中兴罗马,自然是很好的。
但如果他心里怀念着诸夏,利用地位和权势,让诸夏人占据罗马,取代了母狼后代对地中海的统治,变成真正的“大秦”,
那屋大维可不会认同!
再者说,
对方继位时便已年近五十,现在变得更加苍老,还有多少精力去治理国家呢?
难道罗马也要跟汉朝一样,走上那奇妙的循环之路吗?
“这都是你的错!”
回归罗马的路上,
屋大维又对甘英发出呵斥。
受到罗马太祖翘首以待,并在死后,又被之一路拖来罗马的甘英也不满的抱着自己强调:
“我说了多少遍!”
“我不会咒术,不懂谶纬,更没有掌握什么神秘的东方力量!”
罗马跟秦人做了几百年邻居,最后好的坏的都学了过去,
凭什么怪罪到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