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赵魏韩楚燕,
    五国合纵攻秦,剑锋直指函谷关。
    大军出动,
    人间便又热闹了起来。
    阴间的死鬼们对这件大事也表示了强烈的关注。
    尤其是三晋的先君们,天天聚在一起饮酒欢笑,仿佛五国齐出,胜券已经在握。
    秦孝公很担忧自己的国家。
    但商鞅却是毫无反应,仍旧沉迷于和阴间的诸子们斗嘴,以及通过在《杂说》上发表文章,跟阳世的人对喷——
    最近,
    阴间死下来了几个杨朱学派的弟子。
    商鞅跟他们之间,就“能不能牺牲个体的利益,换取集体的稳定发展”这个问题,爆发了剧烈的争论。
    生前忙于变法的商君,死了之后也很忙碌呢!
    “商君,为何你一点也不关心呢?”
    秦孝公坐不住了,在商鞅出门跟杨朱弟子约架的时候,将之拦下,询问他的意见。
    “你觉得这次,秦国可以抗下来吗?”
    商鞅说,“可以!”
    “凭什么呢?”秦孝公问他理由。
    商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拱手问他,“国君认为秦王驷如何?”
    “他是个很好的继承者,延续了我对他的期待!”
    秦孝公想起自己为这个孩子取名时的心情:
    献公的名字是“隰”,意为开垦绵延的田地。
    他的名字是“渠梁”,意为引水灌溉,让粮食能够丰收。
    而田地开垦的多了,粮食收获的多了,根基牢固,那接下来,就应该迎来新的阶段,开始新的行动。
    所以,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做“驷”。
    驷者,
    四马同驾一乘也!
    孝公希望自己的继承者,可以拉着秦国这家战车,跑向更远的地方。
    而至今为止,
    赢驷的作为,并没有让他失望。
    秦国称王一事,
    本就是秦国国力更进一步的象征!
    于是商鞅点点头,又问道,“五国的君主,国君觉得他们如何呢?”
    孝公皱着眉头分析了一下,缓缓说道:“魏嗣不似人君,韩康才能平庸,楚王熊心只有志向可以称赞,燕哙盲信于他人……”
    “五国之中,赵国的赵雍虽然年少但十分稳重,并没有因为称王而得意忘形。”
    “但是他终究太年轻了
第178章:五国攻秦-->>(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