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供奉赵武侯赵怀的宗庙。
    因为生前没有正式称君,继位者也不是他的儿子,所以虽被追谥为侯,但他的宗庙却不在赵氏的宗祠之中,被他的后人单独供奉起来。
    按照周礼,
    赵回他们也是不能参拜这位祖先的。
    但来都来了,
    赵侯收了钱,表示肯定要让人满意!
    于是不久之后,
    为了表示自己对域外宗亲回归祖地的喜悦,赵侯特意率领新夏众人祭祀了祖庙,并且在邯郸郊外祭天,禀告身为血脉源头的帝颛顼,嬴姓的子孙在域外得到了繁衍。
    只有成襄君不太高兴。
    他是公子承的孙子,
    也是公子朝的侄孙。
    对于这位伯祖,成襄君是听说过的。
    毕竟每次祭拜武侯,总能在武侯的灵位旁边,看到他的长子。
    就连公子承死后,也只能摆在公子朝后面,以区分大小远近。
    成襄君看不顺眼,于是表示:
    公子朝早就死了,
    他没有后人,
    负责供奉的是自己这一脉,怎么可以让别人白嫖祭祀香火呢?
    然后,
    他就偷偷把公子朝的牌位给扔了出去,还不准别人乱说。
    “我父祖仁德友爱,已经供奉了两代人,现在才将之挪走,难道不符合人情吗?”
    现在好了,
    偷偷扔了牌位,
    又要偷偷把它找回来,
    谁让公子朝的后人突然探头出来了呢?
    成襄君看着一群新夏人在自己祖先的宗庙里叩拜哭泣,心里很郁闷。
    而对成襄君的心态,
    新夏的赵氏子孙一点也没有察觉。
    他们甚至觉得,这么多年了,公子承的后人还一直供奉着自己的先人,实在是太有“孝悌”了!
    “兄长还是个忠厚人啊!”
    赵宁握着成襄君的手,情真意切的说道。
    赵回也在旁边点头抹泪。
    成襄君被夸的,更加郁闷了。
    好在新夏赵氏并没有得寸进尺。
    他们表示:
    武侯之所以遗命,要一起供奉公子朝,是因为担心这个儿子在外面没有着落,断绝了血脉,从而被遗忘到历史的角落里。
    现在他们回来了,自然不需要成襄君再为此劳累。
    新夏赵氏应该把祖先的排位迎回去,免得再这么尴尬的待在弟弟一脉的宗庙中蹭吃蹭喝。
    成襄君于是高兴了。
    ……
    而等到祭祀完了祖先,
    新夏使团的最后一站,
    是来到漳水旁边,祭祀这里最有名的鬼神,也是自己祖先的朋友。
    他们沿着赵魏边境走走停停,一路祭祀到流淌着关河的皋狼之地。
    特意从西域润回来的何博就在旁边观看,时不时卷起一阵风,把祭品都刮到水里,证明自己接纳了故人之后的供奉。
    “……很多都变了啊!”
    何博拢着手轻声感慨,然后对身边的死
第163章:祭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