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正因为他有能力应对这种复杂局面,才会被委以谈判重任吧。
“当然,朕明白这是你们给予帝国的‘恩惠’。但关于‘牵制行动’,目前似乎还没有明确的书面约定。”
“此外,还有关于财政与武器援助的提议……不过,据我们了解,帝国已从主要贸易团体那里获得了相当大的支持。”
这显然是指金羊公司。
……看来,他们知道不少冒险者公会使者不知道的情报,想必是从所罗门那里收到了正式报告。
啊,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只说“帝国获得了一些支持”,可没说“完全依赖那些支持”。
“你的消息很准确。”
“既然如此,我们便放弃武器援助的提议。三国能提供的支持本就有限,强行援助,反而可能给其他邻国提供干涉的借口。”
这或许也算是一种威慑吧。其实我很想要那些武器,但……不能太贪心,以免适得其反。
“作为交换,三国将免除帝国此前欠下的所有债务。”
债务豁免?!这真是意外之喜,我不由得有些惊喜。
“这提议很有诚意,但你现在就能做决定吗?”
“是的,这在我的全权授权范围内。”
……不,债务问题显然超出了普通外交权限。看来,他出发前就已获得三国授权,将债务豁免作为重要的谈判筹码。
或者更准确地说,即便帝国欠了债,金额也远低于欠商户的款项,对三国同盟而言,算不上沉重负担。
啊,关键在于,这笔债务是“国家间债务”,而非“欠三国商人的私人债务”。
在这个时代,国家间的正式借贷本就不多。事实上,大多数地区并未将“国家财政”与“君主私人财政”完全分开,债务究竟属于国家还是君主个人,往往难以界定。
帝国名义上做了区分,但其他三个小国的情况,我并不清楚。我猜想,是否偿还从外国君主那里借来的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外交关系与君主个人的意愿。
……这么看来,这份“债务豁免”的实际价值,或许并没有听起来那么高。
“作为豁免债务的回报,我们希望帝国能明确声明并承诺:不以任何方式干涉贝尔贝王国、埃里王国与加尤希大公国之间缔结的任何条约。”
我忽然有种被算计的感觉。唉,从一开始,帝国在内战中处于弱势,谈判筹码本就不多,也只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说实话,单是这份互不侵犯条约,对我们而言就已足够——毕竟,这是“作为组建军事联盟基础的互不侵犯条约”。若我们能赢得内战,未来就能与三国正式建立军事联盟,对蒂纳贝联盟形成包围之势,届时收复那些脱离帝国的领土,就会容易得多。
“朕不能完全同意这种说法。”
不过,该坚持的立场必须坚持。我相信他们对外交干涉心存警惕,但从帝国的角度出发,我们同样需要安全感。
“前提是,你们三国之间的条约不针对帝国。朕无意干涉友好国家的正常外交,但……若条约被用于损害帝国利益,那就不得不令人担忧了。您不认为,这是双方都应遵守的必要条件吗?”
“……朕明白了。我接受陛下提出的这个附加条件。”
最后,塞尔日-鲁尔补充道:“若三国愿意,将允许本国公民以雇佣兵的身份,在帝国首都服役。”
……若帝国能招募到这些士兵,本质上就是志愿兵。不过,我猜他们恐怕负担不起派遣军队出征的费用。
“这些雇佣兵能形成实际战斗力吗?”
“恐怕不能——埃里王国与加尤希大公国目前无兵可派,我国最多也只能派出约一千人。”
何必特意提出这种意义不大的提议呢……啊,我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门道:或许是为了摸清已抵达帝国的贝尔贝王国魔法师部队的处境。
换句话说,目前只有贝尔贝王国向帝国派遣了魔法师部队,提供了实质性援助;另外两个国家因资源匮乏,根本无力支援。这样一来,贝尔贝王国在对帝国的贡献上,就能明显领先于三国同盟,为后续合作争取更多主动权。
我明白了,这是贝尔贝王国外交官的巧妙算计,而非单纯的三国同盟立场。他没有排除另外两国的支持,既照顾了同盟颜面,又暗中凸显了贝尔贝王国的诚意——名义上,雇佣兵支援是三国平等享有的机会,实际上却只有贝尔贝王国能兑现。
“非常感谢三国的支持。不过,具体的招募细节,还需进一步商议。”
“好的,我会立即与帝国官员着手起草相关协议草案。”
谈判进展得很顺利,与刚才和冒险者公会使者的尴尬周旋截然不同。
顺便一提,沃德伯爵与其他几位贵族当时也在觐见厅中,但全程没有发言。若他们对谈判内容有任何疑问或担忧,早就会提出异议,看来这次谈判并未损害帝国利益。
反正他们本就不擅长外交事务,这类谈判交由我负责,也算是各司其职。
塞尔日-鲁尔……他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官。我由衷地希望能将他纳入麾下,不知道未来帝国是否有机会聘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