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3章 热情的萧汉玺,火车上的谜语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开方,一碗汤药就把病给治了,中医在咱这儿根基深着呢!”

    萧汉玺也说道:

    “我父亲在世时,不少偏远县的老乡,赶着驴车、步行几天几夜都要来太原找他看病,前些年虽然动荡,但基层中医没断了传承,毕竟老百姓离不了。”

    “咱山西中医的优势,说白了就是‘接地气’。药材大多是本地山上采的,药方也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对症、便宜、管用,老百姓认这个。不像西药,好些地方买不着,还贵,基层医院根本供不上。”

    方言点点头说道:

    “中医讲究因地制宜,你们这儿有群众基础,有传承,还有这么多懂行的同志,以后推广中医诊疗、整理民间秘方,肯定比别处顺得多。”

    众人纷纷点头,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询问方言在京城里的事迹了,对于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们也是好奇的很。

    方言当然是能说的都说了,也算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等到吃完了晚饭过后,方言他们就被安排去休息了。

    方言被分配到的是一间双人房,和李冲同住,邓财、王风住隔壁房间。

    房间里有一股混合着煤烟味、肥皂的气息。

    房间不大,约莫十五六平米,水泥地面扫得干干净净,靠墙的地方用白石灰刷了半墙,上半墙则是红砖裸露,墙角还留着些许煤炉熏过的淡黑色痕迹。

    靠窗的位置摆着两张单人木床,床头紧挨着暖气管子,把房间烘得热烘烘的。

    木床是老式的硬板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床单,上面迭着一床厚实的蓝色粗布被子,被角缝得整整齐齐,摸起来沉甸甸的。

    “方主任,床铺好了!您睡这边,明天早上我叫你起来!”一旁的李冲这会儿已经把床铺开,叫方言休息了。

    在香江的时候,他们不睡觉整夜守着方言外边,现在到了国内,情况比香江的时候好多了。

    方言对着李冲说道:

    “没事,我睡这边一样的,太原这边没啥危险,咱们就不那么讲究了。”

    说着方言已经铺开了床,李冲见状也不劝,说道:

    “那行,明天早上我叫您。”

    方言点点头,然后打开自己的箱子,拿出袜子来,抽了几双拿给了李冲:

    “你把这些袜子和邓财王风分一下,这个是厚棉袜,穿着暖和。”

    李冲本来想拒绝,但是方言又说道:

    “咱们都是熟人就别推来推去了,都是新袜子,专门给你们带的,你们舒服了才能更好的保证我的安全嘛。”

    听到这里,李冲才答应下来,然后谢过方言后就出门去隔壁把袜子送给另外两个人了。

    方言接着打量起房间来。

    这床头各放着一个木质床头柜,柜面光滑,摆着一个白瓷茶杯和一个搪瓷缸子,缸子上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字样,是这个年代的标配。

    一旁的暖水瓶里已经是打满的开水,招待确实挺周到。

    房间正中央摆着一张方形木桌和两把木椅,墙角靠着一个简易的木质衣柜,柜门是两扇对开的,没有锁,只用一根布条系着,里面空荡荡的,刚好能放下方言和李冲的行李。

    方言趁着这会儿把自己带来的香烟拆了一条,拿了几包放进自己的大衣兜里面,这明天应该会发出去。

    做好过后,他就把行李放好。

    接着邓财和王风就过来对着方言道谢了。

    方言的袜子是朱霖上次和黄慧婕从香江那边订回来的,说起来也是好笑,这年头的袜子都还要穿进口的。

    国内的袜子设计和工艺有些问题,容易烂又容易跑。

    方言对着他们挥挥手表示没事儿,然后就让他们去休息去了。

    明天早上七点从太原火车站出发,全程要三个多小时,方言今天也忙活一天了,想到上午的时候自己还在京城,晚上的时候就在太原了,感觉也是有点梦幻。

    这年头也就是坐飞机了,换成火车他们这会儿还在路上呢。

    很快方言运用起陈抟的睡功,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这功夫就是这点好,绝对不会因为挑床,挑环境而睡不着,反倒是睡的相当好,一直到被李冲叫醒。

    “方主任,方主任!”方言从床上醒了过来,李冲这会儿已经穿好衣服了,他对着方言说道:

    “五点半,刚才萧同志过来敲门说早饭准备好了。”

    方言听到这里,赶紧爬了起来,他刚才居然没听到外边的声音,睡眠真是太好了。

    可能是在家里带孩子累着的关系,今天终于算是睡了个囫囵觉。

    起来赶紧洗漱了一下,也没时间晨练了,和李冲邓财王风他们三个人就立马去食堂了。

    清晨六点的食堂,比昨晚更显热闹。

    煤炉子烧得比昨晚还旺,暖气管子烫得能焐手,几个穿着白围裙的师傅正围着灶台忙活,蒸汽裹着面香、醋香从后厨飘出来,老远就能闻见。

    木质方桌已经擦干净,昨晚的碗筷换成了更小的白瓷碗和粗瓷碟,桌上摆着几罐咸菜,是用玻璃瓶装的,标签上写着“腌萝卜”“酱黄瓜”,瓶盖子已经拧开,透着股咸鲜劲儿。

    方言和李冲、邓财、王风走进来的时候,萧汉玺已经到了,正坐在靠炉边的桌子旁,手里端着个搪瓷缸子,喝着热气腾腾的东西。

    “方主任,睡得还好吧?快坐!快坐!”他笑着招手,桌子上已经打好饭菜了。

    “睡的好啊!一觉到这会儿。”方言回应到。

    萧汉玺递上筷子热情的说道:

    “来来来,吃,都是咱山西早上常吃的,热乎,填肚子,适合赶路。”

    一大碗黄澄澄的小米粥,熬得浓稠顺滑,米油都浮在表面,喝一口满嘴香甜,带着小米特有的谷物香气。

    1978年的山西小米是“硬通货”,颗粒饱满,熬出来的粥比别处更醇厚。

    “这是从忻州运过来的新米。”萧汉玺对着方言指了指小米。

    方言点点头,让萧汉玺也吃。

    另外还有三个拳头大的红糖馒头,外皮蒸得暄软,掰开里面能看到细碎的红糖粒,方言咬了一口,甜而不腻,面香混着糖香,特别顶饿。

    然后还有煮鸡蛋,全都是剥好壳的,用一个大饭盒装着,萧汉玺让方言他们吃不完还可以带走,说是灵石那边条件不比太原。

    方言听到这话,心想灵石那边怎么说也是通了火车的,条件差能差到什么地方去?

    刚想说呢,食堂师父就给他们端来了硬菜。

    一人一碗羊杂汤。

    汤里有羊杂、粉丝、豆腐丝,汤色奶白,撒着葱花和香菜,还飘着几滴辣椒油。

    羊杂处理得很干净,没有腥味,粉丝吸饱了汤汁,滑溜溜的,一口下去浑身都热了。

    萧汉玺还端来一碗辣椒油对着方言问道:

    “方主任能不能吃辣?”

    “这里有辣椒油,辣得过瘾又不烧胃,这外边天气冷,吃了这个不怕冷!”

    “能出!”方言点点头,加了一勺。

    “方主任,一会儿吃完我送你们去火车站,票已经提前买好了,是七点整的普快,到灵石刚好十点多,会有人在灵石站接你们。”

    方言喝了口羊杂汤,说道:

    “辛苦萧同志了,这么早还麻烦你跑一趟。”

    “客气啥!”萧汉玺摆摆手,“你们是来帮咱山西搞中医试点的,我这点忙不算啥。对了,灵石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如果遇到啥问题需要我们帮忙,电报联系。”

    方言点点头,人家萧汉玺这块儿办事儿确实没毛病。

    李冲喝着小米粥,插了句嘴:“萧同志,火车站人多不多?要不要我们提前去占个座?”

    萧汉玺笑了:“放心,这趟车是公务票,有专门的座位,不用占座。一会儿到了火车站,直接跟我走,到时候会有火车站的同志引导你们上车。”

    王风吃得最慢,手里拿着个红糖馒头,一边啃一边说:“这馒头真好吃,比京城的馒头甜。”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萧汉玺说:

    “一会儿走的时候,我让食堂师傅给你们装一兜,路上饿

第1423章 热情的萧汉玺,火车上的谜语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