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天色已晚,义军又不具备在夜间行军的能力,他恨不得立即下令撤退。
    甭管平常口上怎么鄙视官军,也必须承认: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义军精锐打不过官军精锐。
    军心士气、日常训练都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悬殊之处在于装备上。
    一方是甲胄齐全,一方是麻布单衣。
    正面一个交锋,他们就会损失惨重。
    义军想要获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人海战术。
    只要数量足够多,就能够堆死敌人。
    “确定敌军有一万多人?”
    黄仁亮不死心的问道。
    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他都想要跑路。
    若是兵力处于绝对劣势,那就更加没法打。
    “将军,我们观察过敌军营地,最少能够容纳上万人。
    挤一挤的话,没准两万人也能够住下。
    敌军营地守卫非常严密,我们的人没法靠近,无法核实敌军的真实兵力。”
    青年将领的话,打消了黄仁亮的最后一丝幻想。
    光他身边这点儿兵力,还不值得敌人玩儿虚张声势。
    官军把营地修那么大,要么是真有那么多兵,要么是有援兵过来。
    无论哪种情况,接下来需要承受的军事压力,都非常的大。
    “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开拔准备,明日一早就撤离!”
    黄仁亮果断的下达命令。
    多年的私盐贩子生涯,教会了他一个道理:打不赢,就赶紧跑。
    只要人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
    府衙之中。    “什么,城外官军是叛军假扮的?”
    徐文岳惊恐的问道。
    此时的扬州城中可没有兵,光那帮临时工衙役,维持治安都困难。
    一旦叛军发起攻城,城内的虚实瞬间就会暴露出来。
    “是的,阁老!
    守城兵丁发现敌军士兵中有多名朝廷的通缉犯,荣指挥使就算再不知轻重,也不可能把这些人收入麾下。
    为了核实真假,学生安排人冒险靠近敌军营地查探,也发现了不对劲。
    作为大军统帅的荣指挥使,居然沦为了阶下囚。
    一起被关押的,还有多名朝中将领。”
    侯怀昌肯定的回答道。
    涉及到身家性命的事情,他可不敢马虎。
    万一让叛军破了扬州,他这个阁老师爷,就当到了头。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召集城中乡绅,共谋守城之策!”
    徐文岳皱着眉头说道。
    倘若早知道扬州这么棘手,他就不这么急着过来了。
    从抢班夺权到现在,预想中的好处没有见到,麻烦却是一大堆。
    “阁老,万万不可啊!”
    “扬州一直都是盐商集团的聚集地,这次两淮叛乱是七大家族牵的头,城内不知道有多少他们的内线。
    顺利的时候还好,一旦战事陷入困境,这帮士绅们通通都靠不住。
    眼下我们只能一面封锁消息,一面加强戒备,尽一切可能阻止敌人里应外合。
    
第八十八章、阴差阳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