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6位提升自己头衔的贵族,其中4位都是从男爵晋升到了伯爵,只有2位从伯爵晋升到了公爵。
除了贵族头衔的大肆分封之外,西班牙政府还一口气赏赐出去了一大片土地。不过这些土地都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摩洛哥,分封这些新式贵族前往摩洛哥,也能让这些贵族加快对摩洛哥的开发和同化。
除了这些少数的功劳较大的新贵族之外,剩下的所有士兵都按照在战争中的贡献获得了包括钱财和土地在内的赏赐。
就连那些确实没有什么功劳的士兵,也都多获得了半年的薪水,这也体现出了王室的大方。
要知道,目前西班牙士兵平均年收入已经达到450比塞塔左右。哪怕只奖励半年的薪水,也是一笔高达数千万比塞塔的开支。
士兵们在拿到属于自己的赏赐之后,他们对王室和政府的忠诚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几分。
特别是那些在战争中建立了一定的功劳,但功劳还不足以获得爵位的军官和士兵,他们此时想的就是再来上一场战争,用功劳去拼得一个贵族爵位,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代都能受益。
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甚至阵亡的士兵,他们和他们的家属也都拿到了一大笔抚恤金。虽然这些抚恤金不足以完全改变他们的生活,但也能保证在家庭损失一名劳动力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过上吃饱饭的生活。
在抚恤金制度的问题上,西班牙的相关规定已经是欧洲前所未有的了。哪怕是财大气粗的大英帝国,也无法保证在战后向所有受伤和阵亡的士兵发放足额的抚恤金。
别看每一名士兵拿到的抚恤金并不多,但积少成多之下,抚恤金对政府来说也是一大笔财政开支。
西班牙国内大肆的封赏和抚恤金的发放,极大程度地洗刷了因为战争造成的伤痛。西班牙国内可以说得上是喜气洋洋,甚至有不少的士兵已经在期待着下一场战争了。
值得一提的是,卡洛从意大利带来的两个心腹,安德鲁和卡曼也因为这场战争获得了爵位的晋升。
先后指挥了围攻直布罗陀和登陆里斯本战役的卡曼埃斯波西托,因其卓越的功勋已经被晋升为陆军上将,并且被卡洛亲自提名为国防部参谋部总参谋长职位的继任者,正式步入西班牙军方的顶层。
作为国防大臣安德鲁自然也是有卓越功勋的,但他的军衔已经是陆军上将,自然不可能再晋升军衔。
两人都因为卓越的贡献被晋升为公爵,这也证明了军功确实是快速提升军衔和爵位的有效通道。
首相奥尔卡霍男爵也被晋升为伯爵,这次战争对西班牙国内的政府和军方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收获颇丰,西班牙只用了较轻的代价就收复了直布罗陀,还重新控制了葡萄牙,彻底奠定了西班牙在直布罗陀海峡的统治地位。
而英国呢?英国政府此时的处境可不怎么好。
里斯本的和谈仍在进行着,英国政府目前还不打算退让。
虽然英国政府表现出的态度比较强硬,但谁都能看出英国政府此时只是故作姿态而已。
因为此时英国国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眼前就有爱尔兰民众掀起的独立游行浪潮,万里之外还有印度殖民地的殖民解放运动,让英国政府头疼不已。
这还没完。这场战争对英国政府来说是完完全全的失败,战争的结果让许多英国民众无法接受。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大英帝国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是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洲霸主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国家。
怎么一场战争就让英国跌落神坛,让原本影响力没有那么大的西班牙彻底绽放出光彩。
问题来了,这场战争到底是谁的错呢?为什么强大的皇家舰队在西班牙海军面前毫无反抗之力,甚至卑微到龟缩在本土不敢有丝毫的反击。
要是皇家舰队是这样的表现的话,那大英帝国的数千万民众就有疑问了,难道我们缴纳的税收就养了这么一群饭桶吗?
明明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规模和吨位,西班牙海军凭什么能够打得过英国海军呢?
大部分英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不能接受的,他们将战争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政府的头上,愤怒地表达了对现任英国政府以及首相贝尔福的不满。
在伦敦的街头随处可见反对内阁政府的游行,大量的民众聚集在一起,要求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罢免首相贝尔福的职位,换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首相上来。
要知道,此时距离维多利亚时代结束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而已。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代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英国民众接受不了战争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
在英国民众看来,此时的英国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英国可以和西班牙之间爆发战争,但绝对不能战败,更不能面临陆军和海军都被西班牙打败的局面。
如果说民众愤怒的情绪是英国政府的麻烦之一,那么如何处理那十多万俘虏家属的游行,就是英国政府的另一个麻烦。
西班牙手中仍然掌控着十多万
第四百四十六章 :英国政府的麻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