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大家都是看实力说话。你没有实力,你不行了,你说话都没人想听。而在这时代,更不能指望所有武夫都老实。
他们或不甘心,或觉得你可以拿捏,或被蛊惑,或没脑子,做出这些事并不奇怪。
群臣收声躬身:“臣等失态。”
“圣君,不能再往前了。”朱瑾又劝道。
圣人一笑,示意大家坐下。
即时搭起的雨棚内又响起一阵衣甲摩擦声。
诸臣跪在蒲团上,卸剑按膝,眼巴巴的看着圣人,看他有何安排。
雨依然在下,滴滴答答的,山原溪流间弥漫着的雾霭飘进雨棚。
“放,是放不得的。”圣人扫视了一番,长叹:“不过也不打,在这拉扯住了,不是给别人机会?”
“圣人还指望他投降?都召他过了,不出来!”几个外戚子弟哗一下起身行礼:“圣人领着俺们,拿下这叛国狗也罢!朱李都砍得堆尸成山,这帮鸟人现在还想反了天不成?俺们愿为前锋,踏破贼门,将杨守亮一干杀干净!”
话音落地,就引起一片附和:“入他娘的,俺们就和汉中佬拼了罢!俺倒要看看谁的战力强!”
圣人在雨棚里走来走去,只是一瞪眼:“不要动不动就喊拼。”
说着,他双手一举:“人家是拿石头拿城墙跟你们拼啊,不是跟你们拼阵地战啊!”
一众武臣纷纷收住了动静。
可不打,就盼着,能盼死守亮乎?莫不是圣人和天后夜夜云雨,消遣干了身子,都忘了……
圣人看着底下眼神,在位置缓缓坐下:“我意,兵分三路!”
诸臣挺身坐直。
“一路,屯于陕城之外,严密监视杨守亮,确保粮道无虞,不必强攻,只须轮番示威即可。我领骑军马步军万余,到汝州追剿朱大郎。余者诸军主力东进会合吴王,合力攻取汴梁。
他语气稀松,诸臣却神色大变,按耐不住:“圣君!”
留下我辈做这相对轻生的事,把取汴梁的大功让给儿子,自己去昼夜兼程,千里追敌。不论这想法是有些不信任大家,还是体恤臣僚子弟,圣人心志的确是惊人,对圣唐也忠贯日月!
“就这样决定了!”圣人一摆手制止他们进言。
“陛下!哪有君王抛弃大军,自己去担任方面大将的?孤军一路,叫臣等怎心安………”
“若无圣驾坐镇,诸将与吴王彼此不信服,如何协调好大局?倘东方叛军余孽进援,汴梁战局危殆,岂非……岂非重蹈邺城覆辙?”
几个大臣急切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抟手出列,刚说几句,也被他用严厉的目光瞪得退回。
“没有先例,就开创先例。”圣人目光如炬:“此獠不除,我寝食难安。”
这年头有的是几百人就创业成功的案例。
朱温能以五百人席卷中原,杨行密能以几千人占据淮南。
朱贼带着几万人流窜,就没有死灰复燃的机会?这等乱世,正是这等人作为的好时候。
他决不容许这种有这种可能发生。
顺带,把忠武军降服了。
轻松的事交给你们,不好做的事就留给我吧!
“各自归营。”不再给任何反驳机会,圣人迅速点选军马:“朱瑾、王彦章、皇甫麟、水无生、赵恩、李仁美、阿史那应臣………不带辎重,全军携十五日干粮,拂
第354章 石君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