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八十年代,农村更滞后,唐植桐记得港县回归那年自己还在穿补丁裤。
“那边收拾利索了?”破家值万贯,张桂芳知道搬家在即,今儿在家收拾了一天了,将一些小零碎的东西尽可能的装在箱子里,方便运输。
“嗯,文文,你给咱妈说说新家的情况。”唐植桐把解说工作让给了小王同学,既是让婆媳俩增进感情,也想从她俩嘴里听听新家还有哪些不足,回头再暗地里改善一下。
小王同学一说起新家来,凤芝也不噘嘴了,赖在嫂子怀里听她讲着新家的各种便利。
凤珍也差不多的情况,手里的笔也不动了,竖着耳朵偷听。
“想听就过去大大方方听,学习不差这一会儿。等搬过去,你和凤芝住西厢房,到时候再给你们买两张书桌。”唐植桐将挎包放在方桌上,推了一下凤珍的肩膀。
这一推,把凤珍推了个大红脸,不过她是个听劝的,盖上笔帽就凑了过去。
看着一家其乐融融的模样,唐植桐笑笑,出门来到院子里摘上三个茄子,打算今晚炖茄子吃。
小王同学的口才不错,一番形容下来,让张桂芳眉开眼笑,凤珍和凤芝也开始商量着怎么布置她们的房间。
“桉子,你打算什么时候搬过去?我这边掐着时间催芽。”张桂芳心心念念着过去继续开荒,菜店里的供应一直没有什么起色,自家的副食还是得靠院子里的产出。
“我觉得后天差不多就能干透,咱星期三搬家吧?”有了新房子,唐植桐对铁辘轱把就没什么留恋的了,恨不能今儿就搬过去。
至于门窗上油漆里的甲醛嘛,肯定会有一些,但夏天都是开着窗户睡,只要有空气进出,影响不会很大,毕竟不是几十年后那种全胶水的全屋定制。
“行,那我现在就催芽。”张桂芳对儿子的安排没有意见,说完就起身去找种子。
“凤珍,这两天你考试,我就不带你过去认门了。等搬家的那天,正好你放假,放学后你让静莹带你过去,她知道咱新家在哪儿。”唐植桐一边将切好的茄子放到锅里,一边跟凤珍交代道。
“嗯。”凤珍点头应下,对哥哥的安排全盘接受。
“桉子,你明天过去的话,把咱家大门上的锁带过去换上,那边的锁保不齐别人有钥匙,换了锁放心一点。”张桂芳抓着一把种子从里屋出来交代道。
“行,我明天就换。”唐植桐嘴上答应的很好,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那边鸟干毛净,院子里除了水龙头压根就没什么东西,谁又去偷呢?
“咱搬过去之后,粮本、副食本都得跟着换,这里面什么个章程,你知道吗?”为了这个家,张桂芳有着操不完的心。
“嗯,这些事我去办,您负责把院子里的菜给种好就行。”唐植桐端着炒锅耐心的回应着母亲。
“还有咱院子里的石磨、石碾,是不是也得搬过去?”张桂芳跟没听见儿子说的似的,生怕有什么遗漏会影响家里的生活。
“都搬过去,到时候多叫两辆板车。”唐植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也头疼,这年头没有什么搬家公司,如果用板车的话,十辆都不一定能装得下家里这些东西。
“行了,你先去做饭吧。”张桂芳见儿子端着锅,适时住了嘴,也只是在屋内住了嘴,等把手里的种子泡上,又跑到屋外接着跟唐植桐唠叨。
“那两棵枣树得留在这里吧?有点可惜。”
“那边垒什么土炕,占地方不说,还费煤,听说煤不太好买了。”
“这院子里的菜真的还给咱吗?”
唐植桐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面对母亲的唠叨,只能一个个回答:
“妈,这两颗枣树留这边,我回头再重新剪几枝插新院子里,坑都挖好了。”
“妈,咱不缺煤,到了那边去买煤,我手里有条子。”
“菜的话,可能不如您照顾的细心,我以后下班从这边绕一下,过来看看。您要是不放心,咱搬家的时候,把院子里的菜适当带一点走,或者分一点给马大爷也
932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