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8章 崔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就算是休息一、两天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阿美说得没错,她不仅记忆力很好,人也很精明,三言两语根本没办法敷衍,阿郎沉默不语。

    “你还有没有一点良心?”

    阿美尖声说道,“咱爸身体不好,咱妈一个人照顾奶奶也累坏了,你从小就是咱奶带大的,不应该回来参加葬礼吗?”

    阿郎叹一口气,“好,我会想办法回去。”

    “早一点!最好是今天晚上!”

    “那怎么可能,车子不合适,没有那么快。”

    “那就明天早上,最晚在中午之前要回来。”

    “我看看情况。”

    “反正你看着办吧,如果你自己觉得这么做合适。”

    你什么态度啊──阿郎想要抱怨,但妹妹已经挂了电话。

    从第二章开始,叙述的方向一转,主角成了一个叫阿郎的人。

    李小林津津有味儿的看着,第二章一开始的时间点应该差不多是前几年,从江弦给出的信息看,大概是1986年左右,江弦没有明着写,但从一些细节上李小林能感觉出来,毕竟他们这个时代和1979年已经是翻天覆地的改变了。

    阿郎今年二十多岁,他父母都是工人,阿郎小时候学过吹小号,在小学时就展现出了音乐上的天赋,他的老师曾向他的父亲建议让阿郎专攻音乐,但被他父亲拒绝了

    之后阿郎中学毕业待业,然后是上山下乡,回到城市以后,阿郎成了待业青年,但在此过程中,阿郎始终都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

    这时候父亲提出让阿郎顶自己的班,阿郎却把目光看向了刚刚解冻的文工团和歌舞团。

    可惜这些单位的铁饭碗,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能端上,不过缺人是真的缺人,阿郎就不顾父母反对,去了城里的歌舞团打杂,很快成为一名正式的乐手。

    之后呢,阿郎和团里的一些朋友,一起组成乐队,去一些饭店里演出,随着摇滚乐的流行,他还自己写了自己的歌曲。

    可现实无情的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因为在当下的主流面前,阿郎的歌声是不被允许的,他的乐队被迫解散,本人也因为演唱和创作这些歌曲遭到了交响乐团的开除。

    阿郎固执的坚持玩儿摇滚,在朋友开的酒吧里打杂度日。

    而在阿郎父母眼中,阿郎自然是在不务正业.

    李小林看着阿郎的故事,一下子想到了一个近些年在京城大放异彩的人物

    ——崔健。

    崔健是个京城人,1961年出生,原名其实叫崔建军,但是他觉得这个名字太普通,就改成了崔健。

    他的父亲是个专业的小号演奏者,母亲则是舞蹈团的成员,随着他父亲工作的调动,他们一家先后住过幸福村、灯市口、空政文工团、空军学院,可以说,崔健的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军队的环境下长大的。

    后来崔健就学上了小号,学会了《贝尔曼小号协奏曲》,当时沈阳军区文工团和京城军区文工团都在社会上招收小号演奏员,崔健的演奏获得了考官的极大好评。

    当时沈阳文工团直接发去了调令,要招收崔健入伍,但崔健母亲很反对,所以没有去成。

    而京城文工团直接找到了崔健与他会谈,因为无需离开京城,所以获得了崔健本人和父母的许可,但被学校却拒绝了,因为觉得这会影响“上山下乡”。

    但实际上呢,1979年的时候,崔健才刚刚中学毕业。

    因此他的童年轨迹,其实和《动物凶猛》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是相同的,都是待在城市里度过这一切的。

    中学毕业以后呢,他就成了在家待业的待业青年,不过因为他会吹小号,所以工程兵文工团和总政文工团先后请他去帮忙吹号,算是打杂。

    打了几年杂,崔健混成了京城交响乐团的小号乐手。

    当时嗡嗡嗡刚结束嘛,大部分行业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官方的演奏乐器也都是不插电的。

    在当时的音乐

第638章 崔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