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城外见皇爷爷,顺道将足利义满也带去。”
    这样做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孝心,让老朱早日消气。
    “奴婢遵命!”公公行礼,随即令人押着足利义满,告辞离去。
    朱允熥走入皇宫,一路直奔御书房。
    书案上,果然放着一封圣旨。
    也许是为了防止他看不到的缘故,圣旨甚至都没有卷起来,而是径直摊开来在桌案上。
    朱允熥走过去一看,这竟是一道变革宗室制度、开拓海外的圣旨。
    在出征之前,他曾经向老朱进言,大明的宗室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非得变革不可。
    要不然,后世必将成为重大隐患。
    老朱说等平定了倭寇之乱,便正式施行。
    如今他出征倭国归来,老朱果然将圣旨都写好了。
    朱允熥心头淌过一丝暖意。
    别看老朱现在跟他闹性子,不肯与他见面,但实际上对他的关心与宠爱,可是丝毫未减。
    一转念,朱允熥想起吉垣托人带过来的话。
    老朱要将皇位传给他,自己当太上皇。
    此时“负气”离开,或许正是为了给正式传位精心筹备。
    ……
    金陵城外。
    新建的水泥大道上,一支近两百人的队伍,正缓缓前行。
    他们都未着朝廷的制服,而是身穿寻常百姓的服饰。
    在这个时代,这般的队伍并不鲜见。
    很多商人去外地经商,都会呼朋唤友,或邀同行好友,大家一同上路。
    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类似的商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一两百人。
    他们这支队伍亦是如此。
    在外人看来,极易误以为是行商的商队。
    可若稍加留意观察,仍能发觉其中的差异。
    因为队伍里所有人都精干矫健,双目炯炯有神,身后更是皆背着刀剑。
    虽用布包裹起来了,但仍隐约能看得出来。
    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在他身后,众多护卫紧紧护着一辆马车,用极为警惕的目光,扫视着偶尔迎面相遇的行人。
    马车内,老朱正把玩着一支刚从大明制造局拿出的新枪。
    吉垣跪坐在一旁伺候。
    “此次出征倭国,靠的便是速射炮和燧发枪,方能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老朱一边拿着枪左瞧右瞧,一边问道:“你说,那个逆孙是如何想出如此机巧之物的?”
    吉垣笑道:“太孙殿下天纵英才,聪慧远超常人,故而才能造出如此神物。”
    老朱瞥了他一眼:“你这话跟没说有啥区别?就知道拍那个逆孙的马屁。”
    吉垣低头笑着,也不接话。
    就在这时,几骑快马,押着一辆囚车,从后方疾驰而来,追上了队伍。
    马背上的人迅速翻身下马。
    其中一人,正是之前给朱允熥传旨的公公。
    老朱令马车停下,那名公公上前:“陛下!”
    “咱说过了,在外面莫要这般称呼,要叫老爷。”老朱不满道。
    “是,老爷!”公公连忙改口。
    “老爷让奴婢办的事,奴
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的旨意和安排!-->>(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