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一章 借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就是焊点歪了,一折就裂。”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焊枪,在废件上演示着标准手法,蓝色的火苗在他手中稳稳跳动。

    周益民走到电路组装区,看着散落的线头皱起眉头:“线序不能乱,红接火,蓝接零,黄绿双色是地线,这里标着记号呢。”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是他休假时画的简易接线图:“按这个图来,保证错不了。”

    工人们围过来看图,七嘴八舌地问着细节,周益民耐心地一一解答。

    李崇光则盯着传送带,观察着零件的流转速度:“太快了,工人们来不及检查。把传送带速度调慢三分之一,每个零件都得过质检关,不合格的当场挑出来,别流到下一道工序。”

    阳光透过车间的高窗照进来,落在忙碌的身影上。

    科研室的技术员们穿梭在各条生产线之间,时而示范操作,时而低头讲解,工人们听得认真,练得专注。

    到傍晚时,新一批试产的零件报废率已经降了一半,看着合格的外壳、整齐的焊点和规范的线路,李崇光抹了把汗,对生产科长笑道:“照这个势头,明天就能正常量产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钢铁厂的车间里几乎是连轴转的状态。

    天刚蒙蒙亮,生产线就已经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轮班上岗,人歇机器不歇。

    冲压车间里,崭新的弧形模具不知疲倦地运作着,一块块薄钢板在压力作用下,变成了一个个光滑圆润的烘干机外壳,传送带将它们源源不断地送往组装车间。

    组装车间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人们按照科研室指导的标准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组装。

    有的工人专注地焊接着连接线,蓝色的火苗在焊点处跳跃,每一个焊点都均匀而牢固。

    有的工人则负责安装加热元件和电机,动作麻利又精准,确保每一个部件都安装到位。

    还有的工人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转动旋钮,检查温度是否正常,折迭是否顺畅。

    科研室的众人也没闲着,他们每天都在车间里来回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指导解决。

    小张守在冲压机旁,时不时检查一下刚冲压出来的外壳,确保压力和速度参数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老王则在焊接区转悠,耐心地纠正着工人不规范的操作手法。

    周益民和李崇光则重点关注着整体的生产进度和质量,每天下班前都会汇总数据,对当天的生产情况进行复盘。

    连续几天连轴转,工人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大。

    食堂里的饭菜虽然管饱,但肉食渐渐跟不上了。

    几个年轻工人蹲在车间角落啃馒头,有人忍不住嘀咕:“要是能再来块肉就好了,这胳膊都快抡不动焊枪了。”

    这话刚好被来巡查的胡厂长听见。

    他皱着眉往食堂走,远远就看见大师傅正对着空荡荡的冰柜发愁。

    “老张,肉呢?”胡厂长推门进去,一股淡淡的菜香里夹杂着些许清苦。

    大师傅转过身,手里还捏着块抹布:“胡厂长,库房里的肉昨天就见底了,采购科说最近肉源紧张,一时半会儿调不到货。”

    胡厂长心里咯噔一下。工人们每天累死累活,要是连口肉都吃不上,哪来的力气赶进度?

    他转身就往采购科走,步子迈得又快又沉。

    周益民正在核对材料清单,见胡厂长一脸凝重地进来,连忙起身:“胡厂长,您找我?”

    “益民,食堂的肉断供了。”胡厂长往椅子上一坐,语气带着些急切。

    “这几天生产任务重,工人们体力消耗大,没肉怎么行?你得想办法多采购点肉食回来,让大家能吃饱吃好。”

    周益民心里早有盘算,这几天食堂的饭菜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好的,我明天会采购一些肉回来。”

    “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钱不够我让财务科先拨款。”胡厂长攥了攥拳头。

    “务必让工人们明天就能吃上肉。”

    周益民点点头,表示知道。

    第二天清晨,

第六百五十一章 借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