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一章 借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没半天就传遍了钢铁厂的各个角落。

    轧钢车间里,通红的钢坯刚从轧机里出来,带着灼人的热气。

    老王握着操控杆,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

    旁边的小年轻探过头来,压低声音说:“王师傅,听说了吗?咱们厂新研发的烘干机能出口赚外汇了!”

    老王眼睛一亮,手里的操控杆都稳了几分:“真的?那可太好了!咱们厂终于有能拿得出手的稀罕物了!”

    说话间,刚轧好的钢板带着均匀的光泽滑过传送带,仿佛也比平时更平整了些。

    食堂里,午饭时间正热闹。

    打饭的队伍排得老长,有人拿着搪瓷碗敲着桌沿,聊的正是这事儿。

    “我听办公室的人说,那机器小巧得很,能把湿衣服烘得干爽爽的,外国佬就爱吃这口!”

    “可不是嘛?”

    傍晚的厂区大道上,下班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走着,话题总离不开那台能赚外汇的烘干机。

    有人比划着它的模样,有人猜测着能卖多少价钱,脸上都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连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许多。

    对工人们来说,厂子就像自己的家,家里添了能长脸面的宝贝,谁能不打心眼儿里高兴呢?

    第二天一早,钢铁厂的大喇叭刚响过起床号,各车间就传来了新的调度指令。

    轧钢车间的公告栏上,原本排得密密麻麻的生产计划被红笔圈改,一批用于普通建筑的角钢订单旁写着“暂缓”二字,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烘干机外壳冲压”的新条目。

    生产科长拿着扩音喇叭在车间来回走动:“同志们,从今天起,优先保障烘干机配件生产,不重要的单子往后排一排,辛苦大家了!”

    仓库里,老王带着伙计们正忙着清点材料。

    原本堆在角落里的薄钢板被挪到了最外侧,镍铬合金丝和碳纤维板码得整整齐齐,旁边还贴着张纸条:“烘干机专用,非请勿动”

    几个来领常规钢材的工人探头往里看,老王挥挥手:“常规料在里屋,这些是给新机器留的,可不能弄混了。”

    车间里的生产线也在悄然变化。

    第三号冲压机旁,师傅们正在更换模具,原本用于压制钢筋挂钩的模具被小心翼翼地卸下,换上了崭新的弧形模具——这是专门为烘干机外壳定制的。

    操作工人小李蹲在地上,用抹布反复擦拭模具表面:“可得擦干净了,不然压出来的外壳有划痕,影响出口品相。”

    旁边的组长拿着图纸比对:“角度再调两度,按科研室给的参数来,差一点都不行。”

    这样的调整持续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厂区的广播里时常播报着烘干机生产的进度:“第一天,完成外壳模具调试”

    “第二天,电路元件采购到位”

    “第三天,组装流水线初步搭建完成”

    工人们虽然累,但看着生产线一点点朝着新目标转变,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食堂大师傅特意每天加了道红烧肉,笑着说:“给大家伙儿补补力气,咱们的‘出口宝贝’可全靠你们了。”

    三天眨眼就过,科研室的众人休完假,精神抖擞地回到厂里。

    刚走进科研楼,就被等在门口的生产科长拉了过去:“可算把你们盼来了!组装车间那边出了点问题,第一批试产的外壳报废了好几个,你们快去给指导指导!”

    李崇光和周益民对视一眼,立刻带着团队往车间赶。

    组装车间里,十几个工人正围着一堆变形的外壳发愁。

    小张拿起一个边缘翘起的外壳,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冲压时的压力没控制好,这里的弧度太急,材料受力不均就会变形。”

    他蹲在冲压机旁,指着控制面板:“把压力参数调低五个单位,冲压速度放慢 0.5秒,让材料有个缓冲的时间。”

    老王则拿着游标卡尺,给焊接工人示范:“焊点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每两厘米一个,这样既牢固又不会影响折迭。你看这个报废的,

第六百五十一章 借车-->>(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