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科研室的灯亮到深夜,窗户里透出的光晕在厂区的夜色里格外显眼,像一颗正在酝酿的种子,只等破土而出的那天。
墙上的挂钟“当”地敲了七下,沉闷的声响在热烈的讨论声中显得格外清晰。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般抬头看了看时间,窗外早已被浓重的夜色笼罩,厂区里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散落着图纸的桌面上。
李崇光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很久了。
他看了看周围的人,大家脸上都带着疲惫,眼里却还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人还在拿着铅笔在图纸上做着最后的标注,有人低声和旁边的同事交流着想法。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拍了拍手,清脆的响声让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好了同志们,先下班!”
李崇光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今天晚上都回去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后面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他环顾了一下科研室,这里除了一些基础的工具和零散的零件,要研发小型烘干机所需的专用设备一样都没有,加热元件的测试仪器、外壳的冲压模具、电路的调试装置……全都得从头准备。
“现在啥设备都没有,咱们留在这里也讨论不出更多实际的东西,还不如养精蓄锐,等明天设备和材料陆续到位了,咱们再卯足了劲儿干。”
众人听了,也都纷纷点头表示理解。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光靠嘴说和笔画是研发不出产品的。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头发出“咔哒”的声响,笑着说:“李科长说得对,我这脑子都快转不动了,回去睡一觉,说不定明天一睁眼就有新灵感了。”
“就是,我这眼睛都快粘到一块儿了,得回去好好歇歇。”另一个人也附和道,开始收拾桌上的图纸和工具。
大家没有再多说什么,默默地整理着自己面前的东西,将散落的图纸小心翼翼地迭好收起来,把零件放回工具箱里,动作轻柔又仔细,仿佛这些都是宝贝一般。
周益民看着大家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快,科研室就恢复了整洁,众人跟李崇光和周益民打了招呼,便三三两两地离开了。
走廊里传来他们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和说笑声,讨论的余温似乎还在空气中弥漫。
李崇光和周益民送走最后一个人,关上门,科研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李崇光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明天,就是新的开始了。”
周益民走到他身边,点了点头:“嗯,好好休息,明天咱们一起加油。”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李崇光就骑着自行车赶到了厂里。
他先去仓库找老张,把列好的材料清单拍在桌上:“碳纤维发热板要十块,无刷电机得备五个,还有耐高温的硅胶线、冲压用的薄钢板,今天务必给我凑齐。”
老张看着清单上密密麻麻的条目,咂了咂嘴:“李科长,这纤维板可不常见,库房里只有三块,剩下的得去市里的机电市场淘。”
李崇光咬了咬牙:“那你先把现有的材料搬过来,缺的我让人跑一趟。”
等科研室的众人陆续到岗时,李崇光已经在地上画出了烘干机的分解图。
“小张负责电路组,先把加热元件和电机的线路图细化出来,注意电压稳定。”
“小李带两个人弄结构,先用硬纸板做出折迭模型,确定合页的位置,老王你跟我去车间,看看能不能借到冲压机,把外壳的雏形打出来。”
他一边分配任务,一边把从仓库搬来的材料分门别类摆好,镍铬合金丝和纤维板并排放在桌上,像两排等待检阅的士兵。
众人围在材料堆前,脸上既兴奋又忐忑。
小张拿着铅笔在图纸上打草稿,笔尖在“加热功率”那一栏反复涂改——之前做空气炸锅时用的是 220V电压,可烘干机体积小,功率太高容易过热,太低又烘不干衣服。
他咬着笔头琢磨半天,索性拉来老王:“王师傅,你帮我测测这碳纤维板的电阻,我算算功率。”
第六百四十八章 成功了-->>(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