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六 第474章 泰山封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大河能够通航,并且能够从雒阳一路抵达青州的出海口。”

    “仲达聪慧,又在荆州待过,应当晓得,华夏之大,东西南北何止万里?”

    “之前即便是极南的楚国,占据的地方也不过是长江北面之地……但如今,大汉的疆土已经延伸到了南面的交州,沟通起来属实不易。”

    “还有安南都护府设立前的蜀地,库府盈余。就是因为和关中之间有秦岭阻隔,道路艰难,使得物产虽有盈余,却只能堆在府库中,让其慢慢腐朽。”

    “若是能够将大河、长江、中原水系,还有青州的海运都运用起来,疏通市场,促进钱财货物的流通,如此必能改善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

    大汉的经济,太过死板。

    受限于制度还有几乎“坚不可摧”的小农经济,使得百姓创造的许许多多的价值都是在这死板中慢慢被磨灭,化为乌有,形成了恐怖的浪费。

    现在还能够通航的大河。

    中原密布的水网。

    南面堪称天赐的长江。

    还有青州东面,这浩瀚无垠的大海。

    这些,本该是大汉的血管,将鲜血输送到各个地方,支撑起大汉这个强壮的巨人。

    但大汉的心脏却始终都没有激活,每次都是有气无力的跳动。

    如今既然已经实控这些,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五脏六腑,那刘协也有必要,同时也有义务,让大汉的心脏开始跳动,让血液在大汉的身躯中流淌,生生不息!

    司马懿则是古怪的看着天子。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天子为何对着逃亡袁谭的辽东死追不放。

    天子的征途,貌似早早就变成了星辰大海。

    现在袁谭将大量青州百姓裹挟到辽东去,便是给大汉东面的海运塑造了一个不可控的危险因素。

    哪怕是为了将来青州的海运,那也绝对不能让袁谭在北面作为一个尖刺狠狠扎在辽东!

    “陛下,臣知晓了。”

    就在天子与司马懿商议政务之时,门外突然有侍者来报——

    “陛下,华歆等人在外求见,想要奏请陛下泰山封禅!”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