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 第349章 削柱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制?

    ……

    曹节见天子皱起眉头不由好奇:“天子这样的人,难道还会有什么忧虑吗?”

    “正因为朕是天子,所以才有这般的忧虑。”

    刘协询问曹节:“你若是遇到了忧虑的事情,会如何处置?”

    “找母亲倾诉。”

    “若是母亲不在了呢?”

    “找父亲。”

    “若是父亲不在了呢?”

    “找大兄。”

    “若是大兄都不在了呢?”

    “……”

    曹节怀疑天子是在找茬。

    而刘协只是微微一笑:“朕以前也有可以将忧虑尽数告知的人,但现在那个人却不在了。”

    “你将来总也会有父亲、母亲、大兄都不在身边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若有忧虑,却也只能和朕这样,自己琢磨了。”

    曹节胆子也大,便又开口:“陛下若真有什么忧虑,可以与民女说说。”

    刘协托着下巴,听到曹节的话后沉思一会,还是将自己的问题“简单”的描述了一番——

    “现在有个人犯错了,朕在考虑怎么罚他。”

    就这?

    曹节还以为像天子这样的人,总该每日想些惊天动地的大事,结果就这?

    ……

    “我没有考虑像天子这样考虑过怎样处罚别人,只考虑过自己曾经为何受罚。”

    “我父亲教导我说:天下大务,莫过赏罚。赏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之人惧,苟二事不失,自然尽美。”

    “天下的所有大事情,没有比赏罚更重要的了。赏罚一个人使得天下人高兴,惩罚一个人使得天下人都害怕,如果做到了这两点,自然就会做到尽善尽美了。”

    “所以,一旦二哥犯错,父亲就会重罚!我们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就知道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如果父亲不去重罚二哥,或者惩罚很轻,那我们很有可能就会不以为然,然后再犯。”

    ……

    刘协不好评价,只是感觉曹丕那孩子挺可怜的。

    “可倘若一旦惩罚了对方,就很有可能耽误大事呢?”

    刘协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还真就将这治国大事朝着曹节询问,想让曹节给自己出个点子。

    又或者说,刘协想听听,曹操会给自己出个什么点子。

    曹节这下更没有任何犹豫:“《庄子》中说过,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

    “只要是非清楚,赏罚是第二位的问题!”

    “有一次二哥因采摘葡萄而耽误了祭祀的日子,父亲询问二哥为何要去采摘葡萄,二哥说是想要用新鲜的瓜果供奉给先人。于是父亲认为二哥的本心是好的,所以也就没有惩处二哥。”

    曹姐谈及这件事的时候,看上去好像有些失望,似乎是在可惜曹丕逃过了一顿毒打……

    而刘协此刻却眼前一亮,已然是想到了应当如何惩处刘备和马超。

    “曹孟德不愧有着“治世能臣”的称号啊,他这些话,倒是也顺便提醒了朕。”

    同时刘协也赞叹道:“曹孟德倒是养了个好女儿,你比之你那二哥确实要强上多了!”

    曹节:?

    

卷五 第349章 削柱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