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微”其实也有“朝廷”的意思。
不在北宫举办大朝会,选在南宫举办,其实也算符合礼法。
但万万没有想到!
天子,竟然决定要在雒阳金市举办大朝会!
雒阳金市,对应的便是三垣的下垣,天市垣。
天市垣,包含19个星官,正星87颗,增星173颗,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
如果说——
紫微垣象征了天子。
太微垣象征了朝廷。
那天市垣,便象征了百姓。
起初随行的荀彧还劝阻天子,认为天子不该这般冒失。
大朝会怎么说也事关朝廷的颜面,最好还是在北宫或者南宫中举办。
不过当刘协亲自领荀彧去看那些被烧成残垣断壁的宫殿后,荀彧便不再开口相劝。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唯有百姓依旧是那方百姓。
昔日的大汉皇宫被袁术、袁绍、孙坚依次率兵洗劫,到处都是破败的建筑,哪还有半点能显现帝国威严的样子?
唯有金市……因为与北宫、南宫稍稍隔开了距离,其实反倒还依稀能够看到雒阳昔日的几分风采。
不过最令荀彧头疼的还不是此次大朝会的场所,而是形势。
天子执意要在金市召开大朝会的同时,还下令让雒阳百姓可以旁听。
胡闹!
荀彧这一次终于不再忍让,开始和天子据理力争。
司马懿、杨修两位郎官也以天子安危为由,开始跟着荀彧对天子集火。
在三个嘴炮的连番攻击下,刘协也是招架不住,只得开始妥协。
最终,却是定下了一千人的名额。
让一千名百姓进入金市,进行旁听。
这已经是朝廷官员的底线!同时也是军队能够立刻控制现场的最大规模。
再多,即便是吕布持戟、张辽挎刀,直接守护在天子身边,怕是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好,千人就千人。”
刘协答应下来。
“千人中,不要只挑选三老、士人。”
“农户、猎户、匠人、医者都可以找一些来。”
“还有妇人,也一并可以找来……孩子就算了,闹腾!不合适!”
荀彧等人虽无法理解天子为何要找来这些人旁听。
但天子既然要求了,就势必要做到。
被选中的一千名百姓起初有些茫然。
不少人甚至以为是大祸临头,故此对此事有些抵触。
官员将消息禀报给天子,刘协也是苦笑起来。
最后,还是传出消息,说是每个能来参与大朝会的百姓都有一石粟米可领,百姓这才欣然前往。
随着一地鸡毛处理完毕,才终于是定下了大汉建安三年大朝会的具体日期——
建安三年,三月十五。
这估计是武帝时改易正朔,以正月为岁首后,大汉朝首次将大朝会拖延到了三月。
同时也是大汉朝首次,选择在市肆进行大朝会。
更是大汉朝首次,有百姓参与的大朝会。
但随着三月十五日期一到,这场大朝会,总归是在磕磕绊绊中拉开了帷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