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3章 从ICU到KTV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提前上市了。”

    何小朋也知道G9的失利,想要在短时间挽回口碑太过于困难,之所以这么一问,无非还是内心存有奢望。

    G系列是小朋的SUV车型,任何一家新势力品牌,想要立足市场,SUV车型有所突破是最为关键的,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菊花以及余大嘴,眼光真的很毒辣。

    深度赋能的赛力斯,两款车型都非常的成功。

    G3,G6,G9是小朋G系列目前计划当中的三款车型,从命名来看,能够看到各自的定位,G9不行,就只能推出G6了,这是最好的“替代品。”

    “也不用那么的着急,时间还是有的,还是要做好G6的产品力,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有足够的产品力才行。”

    新车型要想突围,产品力是最直接的,小朋有自己卖点,那么在G6身上就要体现自己的产品力,而不是像G9这样,宣传起来花里胡哨,但所有的卖点都需要消费者单独花钱去购买,甚至还设置了购买门槛,这不纯扯淡嘛。

    小朋的智能辅助驾驶,是目前市场面仅次于尉来,菊花之外的第三大国产辅助驾驶系统,虽然表现力不如这两家,但口碑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就是小朋的快充技术也不错,做好这两个卖点,还是有很多消费者会买账的。

    “在产品力方面,当下最应该做的事其实快速完成技术领先到场景落地这个过程。”

    G9身上宣传的卖点,之所以这也选配那也选配,甚至还设置门槛,说白了还是目前小朋在各项技术方面,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技术领先的地步,无法做到大规模的量产落地。

    相比起传统车企,以互联网背景为主的新势力品牌,在营销方面要夸张很多,大部分搞出一项技术之后,在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前提下,就开始大肆营销,包括菊花也是如此。

    这么做肯定是好处多多的,但问题是菊花有着强大的技术背景以及品牌信任度,他们提前营销,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快速跟进,而其他的新势力大部分没有这个水平。

    小朋就是其中之一,营销得太过了,就会受到反噬,尉来如今已经有意识的降低提前营销了。

    “除了产品力之外,小朋还要加速推进平台化与规模化降本,新车型的零部件共享也可以跟进了,明年的话电池成本应该会降不少,到时候小朋可以通过官降的方式,来提升销量。”

    “G6肯定不能再失败了,小朋在2023年需要利用G6为支点,用XNGP为杠杆,再从供应链以及渠道等等方面做进一步改善。”

    “至于说你们内部的事情,这方面我不好过于干涉,主要还是看何总你的执行力了。”

    截止三季度结束,尉来以及檀锦程个人在小朋的持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依旧处于前十大股东之列,尉来与小朋汽车也是战略合作伙伴。

    檀锦程对于小朋汽车的经营还是十分关心的,虽没有了王风英,但小朋汽车基于与尉来战略合作的关系,在双方供应链合作之后,小朋汽车的单车成本降了不少,没有出现前期远高于同行的情况。

    然而,小朋汽车单车成本前期远高于同行,是什么原因包括何小朋都清楚,那就是内部出现了问题,但上半年销量很好,何小朋也不好做太大的动作。

    一切基于销量。

    然而,现在小朋汽车销量以及新车型都出现了问题,就给了何小朋内部改革的借口。

    “理解,说起来今年真是对不起投资者们。”

    何小朋点了点头,檀锦程对于小朋汽车的干涉把控得很好,会提出一些战略化的建议,又不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宜,这一点让何小朋心安不少,也是他敢上门讨教的原因。

    “哈哈,那明年的话就需要更加的努力了。”

    小朋汽车登陆港股,在今年1月3日港股创造了199.2港币,美股一月初40美刀的高点之后,股价一路下滑,尤其是七月份至九月份三个月,小朋汽车港股与美股整体跌幅均超过60%。

    对比起闻界整体45%的跌幅,小鹏汽车整体超过74%的跌幅,是市场对于其战略失误的惩罚,投资者已经开始非理性的抛售了。

    机构投资者是抛售的主力,老虎环球基金等早期的股东早已退出前十大持仓,外资持股比例从2021的35%降至今年Q3季度的18%。

    当年的新势力三强,威马已经凉了,闻界也差点就凉了,现在轮到小朋被传倒闭的传闻了,何小朋可以说是压力巨大。

    市值蒸发超过千亿港币,无论是檀锦程自身还是尉来,投资收益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双方是战略合作的关系,对比起零跑,闻界更加的紧密,加上檀锦程个人的影响力,也不好像外资那样频繁的操作。

    这损失只能是生受了,顺带一提,赶上新能源产业末班车上市的零跑,在9月29日登陆港交所时的表现也不怎么样,以48港币发行价挂牌的零跑,从暗盘开始就表现悲观。

    开盘即破发,全天大跌33.54%,创下了2022年港股新势力车企上市首日最大跌幅纪录,

    这一跌幅创下 2022年港股新势力车企上市首日最大跌幅纪录,次日又跌了22.26%,两天下来,零跑的股价近乎腰斩,是2022年港股新发IPO当中表现最弱的案例之一。

    除了宏观市场的变化,下半年的新势力可以说都过得不怎么样,哪怕是有檀锦程投资名气的加持,该跌还是得跌。

    “新势力的竞争力确实是弱了一些,不过你也不要过于的担心,目前你们账上还有现金,销量也没有到完全崩溃的地步,主要还是看你个人的决心。”

    作为创始人兼CEO,同为互联网人的何小朋与尉来CEO李响是两种风格,没有自己创立企业的压力,李响更加的如鱼得水,完完全全的投入到CEO的角色,把尉来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尉来,檀锦程把控大方向,有他坐阵,能够调节好尉来各大品牌之间的平衡,这一切都来自于尉来从创立之初建立起来的创始人核心制。

    

第1043章 从ICU到KTV-->>(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