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5章 曹仁来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得兵分两路,以骑兵和新都驻军先行增援,步兵主力随后跟进。

    这样一来,本该左幕军反倒是反客为主,以逸待劳了。

    这次左幕军突然攻城,曹军不但没能稳坐钓鱼台,反倒是被折腾的够呛,最终还冒着很大的风险前来增援。

    此次悄然渡河,为避开左幕军哨骑,这支军队舍弃了所有辎重,连甲胄都用麻布包裹,背负在身后。

    北面渡过沱江的可是曹军最大的骑兵军团,按照兵法来看,曹仁这一举动简直就是自投死地。

    过江之后,曹军北面、西面、南面三面都是河流,只有东面是平原,而左幕军就列阵在东面。

    若是左幕军留下攻城器械压制成都城,以主力北上扑击曹军,曹仁能不能及时退兵渡河,就决定了这支军队的存亡。

    因此,曹仁要求成都城必须及时通报左幕军的动向,一旦有北来的趋势,就要立刻通报给曹军。

    好在左幕军似乎对曹军很是忌惮,在曹军渡河的消息传来之后,左幕军开始放弃城头阵地,在井阑的掩护下有序撤退,退下城头。

    左幕军一撤军,成都的蜀军和来援的曹军都长松了一口气。

    蜀军这边固然是压力巨大,来援的曹军也是不想打这一仗。

    奔袭三十多里地后,战马的力气消耗是很大的,而且曹军不像左幕军这般财大气粗,大部分骑兵俱是一人三马,除了战马外,还有两匹专供骑乘和负重的驭马。

    曹军仅仅能做到一人双马,而且还得是中装甲骑,轻装骑兵仅仅只有一匹马。

    这不是曹军不知道一人多马的好处,而是实在没有财力购买多余的驭马,更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养这些驭马。

    得到左幕军退兵的消息后,曹仁并没有撤军,而是大着胆子快速南下,直接从北门进入成都。

    这一次,刘璋没有再拒绝曹军入城了,不但大开城门,主动派人迎接对方进城,随后更是在曹仁抵达州府时,亲自站在州府门口迎接曹仁。

    以刘璋和曹仁之间的地位差距,这属实算得上是殊礼了。

    曹仁虽然内心毫无波澜,但他也明白想要占住益州乃至蜀郡,还得需要刘璋的鼎力支持。因此,对刘璋的恩遇他也表现的感激涕零。

    一时之间,主贤客乐,其乐融融。

    同刘璋叙话片刻之后,曹仁提出想去南城。

    刘璋脸色有些难看,开口想要劝说曹仁。这主要是城南噩耗频传,蜀军死伤惨重,左幕军多番登城,局势一度危如累卵。

    刘璋担心曹仁前往南城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得罪曹昂、曹操事小,自己外援断绝那可就麻烦了。

    可曹仁却是坚持固请,刘璋本就性格有些软弱,最终只能悻悻应允。

    曹仁当即带着牛金、王双、常雕、张绣等部将前往城南。

    刚到城南,曹仁以及麾下诸将就倒抽了一口冷气。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怕是怎么都不敢相信成都城防竟会被破坏到如此地步。

    在曹仁的面前,城南城墙虽然大体还算完整,可城头大到城楼,小到女墙,几乎到处都是巨石肆虐的痕迹。

    城南城楼本高耸入云的城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碎瓦残垣。布置在城楼附近的投石机也悉数扫灭,只剩下了破碎的断木零件。

    成都城不仅仅是益州第一城,在整个东汉也是有数的大城,稳居前十之列。

    成都城的城墙最高处竟达七丈,折合为后世足有17.1米之高,如果再加上城楼的高度,当真是不比后世十几层的高楼来的低矮。

    可想而知其完好无损时是有多么巍峨雄武,坚不可摧了。但现在,不过成了左幕军最辉煌的战果之一。

    张任、冷苞等蜀将听说了曹仁到来,赶忙下城来迎。

    随后,在张任、冷苞的陪同之下,曹仁带着众将登上城头。

    城下尚且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一登城,饶是曹仁等诸将能征善战,见多识广,也被震惊在当场,理解了为何成都在半日之内,给雒城的曹昂连发了六七道求援命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