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历史拐点之九一八 第九十四章 风景这边独好(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打起来的时候,更加的合适。

    说道科技大奖,不得不说说从欧美各国被姬庆吸引过来的一堆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比如爱因斯坦,比如薛定谔,比如赫斯等等等。还有数量更多的科学家,也被姬庆在各国的潜伏者通过各种手段弄到了国内。其中不乏堪比爱因斯坦的人物,比如尼古拉·特斯拉。其实他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不过因为要和爱迪生共享,所以他们都拒绝了。

    这些强人,能够来到中国,一是姬庆给出的对于他们吸引的技术和理论,之外,还是因为中国自联合政府成立后,已经没有了战争,完全是一片和平的土地,建设的热土。至少安全上,那是没问题的。而姬庆又给他们准备好了极好的生活、工作条件,比之美国更好的研究设备,先进的技术、理论,如此,他们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些人中,一般成就的,姬庆让他们加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或是加入研究工作,或是加入教学工作。

    顶级的人员,如尼古拉·特斯拉、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则是进了姬庆的国家级秘密实验室。那里有姬庆给他们准备的跨世纪先进设备,无数的先进技术,大量的超时代理论。而这一切,只是给他们准备的基础,姬庆想要看看,在这么好的条件下,这些牛人中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成果。对此,姬庆可是无比的期待。

    尤其是尼古拉·特斯拉和爱因斯坦,他们即使没有姬庆的帮助,也都有了极高的成就。现在他们站在更高的基础上,又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成就呢?!

    爱因斯坦他们只是第一批来华的科学家,姬庆手里的名单里,可是还有很多未来的科学家,不乏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不过,现在不能把那些人弄过来,还得看时机才行。

    中国在工业、教育、科技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农业上,也不例外。

    在东北、西伯利亚、中亚、西亚地区的一些平原上,姬庆陆续规划了机械化农业的生产工作。毕竟如果依然像过去那样一家一户的耕种,效率太低了,农业的成本也会大很多,在国际市场上就不会有竞争力了。

    当然,机械化农业,不意味着全是化肥和农药。姬庆本身就带来了更好的生态农业方面的科技,只要运用上,不仅不会对土地、环境造成坏的影响,更会收获无数的绿色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产量上,自然也是不差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