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历史拐点之九一八 第九十四章 风景这边独好(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异乡的打工生活。

    而这些外来技术人员,除了参加国内的各方面建设外,更重要的是为国内培养大批量的技术人员,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因为有着姬庆的规划、天网的分析、子体的协作,所以培养本土技术人员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没有浪费的地方,也没有产生缺憾的担忧。就这样,不到三年间,国内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本土面向各个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建立了无数的培训学校。可以说,日后中国是不必再为技术人员的缺少而担忧了。

    技术培训学校建立起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完成了建设,一系列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在各地拔地而起。按照最新的法律条文,适龄人群都要接受教育,这是强制性的要求。至于希望再教育的人群,可以选择进入技校,或者自修后,在考取大学。

    至于教育的费用,完全免费,而且还可以看情况补助,或者勤工助学。虽然花费很大,但是姬庆知道这一切是值得的。教育,乃是一国之本,重要性,被姬庆放在了第一位。教育办不好,未来就意味着少了无数的人才。而人才,则是国家的希望,发展的动力。没了人才,可以想象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希望。

    就这样,在姬庆大力气的打造下,中国从一个普遍的文盲国家,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已经开始陆续培养了一系列的人才来。不久的未来,中国这些学校当中,会涌现出无数的学者、专家、教授、科学家,乃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全新的中国,充满无限希望的中国到来了。

    姬庆那个时空的教育发展的并不好,所以这个时空里,教育体系建立之时,他做了很多改变。当然,这是在天网分析之下才完成的,他一人还无法做到更完美的分析工作。他相信,这种在他那个时空里都是顶级的教育模式,未来一定会培养出无数的人才来。诺贝尔奖,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的梦想了。

    至于诺贝尔奖,姬庆还不打算让它成为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奖项。所以,他打算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科技大奖,未来完全超越诺贝尔奖。毕竟,未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大国、第一强国的科学家,去他国领奖,还是很让姬庆不爽的。

    至于奖项的名称,姬庆考虑了一下,就叫做炎黄科技大奖。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就推出来。嗯,或许其它国家

第二卷 历史拐点之九一八 第九十四章 风景这边独好(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