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永乐二十三年那一仗打完之后,明军就再也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
    脱欢图谋整个草原,需要和大明进行互市,自然不会去挑衅大明。
    所以十余年来,明军过得很安逸。
    贸然和瓦剌开战,大明的损失绝对不会小。
    所以,朱瞻基才只关停了一半的互市,为的就是不把瓦剌逼得狗急跳墙。
    给大明整顿军队,准备战争的时间。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按照朱瞻基的估计,大明准备好之后,瓦剌此战损伤的元气肯定还没有恢复。
    到时候,大明再与瓦剌开战,将会占尽优势。
    就算不能灭了瓦剌,也能将他们赶出草原。
    毕竟是游牧民族,想要灭了,实在是太难了。
    就像是汉武帝,打了几十年,不还是没有灭了匈奴吗?
    朱棣派遣丘福和宁王朱权领军十万北征,外加他五次亲征,也只是削弱了草原各部的力量。
    因为他们很清楚,游牧民族,根本灭不了。
    他们打不过中原王朝,难道还不会跑吗?
    所以朱瞻基也没想着能将瓦剌给灭了。
    他的心理预期就是给儿孙打出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太平来。
    听完朱瞻基的打算后,一众将领恍然大悟,随即齐声呼喊“陛下圣明”。
    朱瞻基微微一笑,压了压手,让众将安静下来。
    “诸位,多余的话朕就不多说了,你们既然知道了,那就应该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随后,朱瞻基脸色严肃,看着众将,道。
    “末将等明白!”一众将领齐声道。
    朱瞻基能告诉他们打算,这是对他们的信任。
    同时,后面与瓦剌的战争,也是他们获取军功的时候。
    这关乎着所有人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泄密。
    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一喝多就管不住嘴的人。
    对此,朱瞻基又不得不再次叮嘱,若是泄密会怎么怎么样。
    接着又告诉众将,等到时机成熟,与瓦剌的战斗,肯定不会落下他们的。
    恩威并施,朱瞻基已经用的非常熟练了。
    一众将领纷纷表示谁要是泄密,就是大明的罪人,并且还看了看其他人,一脸警告。
    见此,朱瞻基心里笑了笑,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毕竟这些人都是什么性子,他也了解,让他们互相监督,比自己口头叮嘱几句管用。
    交代完,朱瞻基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都下去了。
    嘶!
    没了外人,朱瞻基倒吸一口凉气,疼的龇牙咧嘴。
    身上本来就有伤,还穿着厚重的铠甲活动,恐怕伤口已经裂开了。
    他得赶紧下去重新包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