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消化,就跟明军打了一仗。
    伤了瓦剌的元气,给了阿鲁台余孽缓气的时间。
    到时候,瓦剌要统一草原,就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代价。
    也不知道他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那一天了。
    他也不敢跟大明翻脸,瓦剌要恢复元气,还需要依靠与大明的互市,翻脸,得不偿失。
    此次来明军大营面见大明皇帝,他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而朱瞻基也暂时不想和瓦剌翻脸,此战他也发现了明军战力有所下滑,安稳了好几年,一些问题,在这一战中暴露了出来。
    他需要时间,好好整顿一下军队。
    相反瓦剌这些年一直在跟阿鲁台打,战力很强,其骑兵也扩充了不少。
    对大明的威胁很大。
    这一战只是被重创,只要给他们时间,就能恢复过来,从而一统草原。
    朱瞻基不会给他们统一的机会,等到下一次来草原,就是决战的时候了。
    由于是瓦剌求和,朱瞻基趁机直接削减了与瓦剌一半的互市,并警告脱欢,若再发生扰边劫掠之事,大明与瓦剌的互市全部关停,并且彻底开战。
    脱欢不是没脑子的人,很清楚与大明彻底开战的后果。
    若朱瞻基此次带着长平侯或者和永乐朱棣一样带着五十万大军,这一战绝对能打的他们瓦剌丢盔弃甲,元气大伤,十年都恢复不过来。
    论人口,资源兵力,他们草原部落始终比不过中原王朝。
    尤其是在王朝鼎盛时期。
    所以,在朱瞻基的强硬态度之下,脱欢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
    见脱欢识趣,朱瞻基笑着说了几句安抚的话,便让人将其带了下去。
    而就在人下去后,朱瞻基的脸色却是沉了下来。
    能屈能伸,脱欢此人,是个大敌。
    好在,他的年龄也不小了,是个老头子。
    这算是个好消息吧!
    朱瞻基能看得出来,像张辅这样的老将自然也能看的出来。
    他们询问为什么不关停所有的互市,与瓦剌彻底开战。
    对于这些人来说,有仗打,才会有军功。
    虽然像张辅这样的人爵位已是顶点,但他们还有子侄啊!
    对于张辅,朱瞻基是很重视的。
    靖难时的老将,与他们家又有姻亲。
    虽然有时候会有点私心,但这是人之常情。
    总体上,他还是靠得住的。
    所以朱瞻基对此也是做出了解释。
    关停所有互市,瓦剌的生存难度必然加强,各部落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
    到时候,为了生存,以及享受,他们必然会带人袭扰边关,进行劫掠。
    那死的可都是大明的将士和百姓啊!
    而
第86章 打断瓦剌统一草原进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