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38章 错失的工业革命(第三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计算机4500万次每秒,甚至就连同歼轰7A的计算机都有4000万次每秒。

    而米格25的机载计算机运算速度却达到了“惊人”的50万次每秒。虽然还是比不上F2的零头。但是这样的技术进步却是肉眼可见的。

    其实,这很正常,从提前几年发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李毅安一手推动了这个世的电子技术大发展。

    而集成电路优异的性能,让苏联也无法坐视,最终他们提前十几年的时间放弃了电子管小型化,开始搞起了集成电路,虽然他们又走了歪路。

    可至少比起历史上,已经很进步了。

    这就是SEA使用先进技术必然带来了全球科技迭代的加速,也就是所谓的边界效应。

    这种迭代加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苏联人并不是傻子,他们不会无视集成电路先进的性能,然后在电子管上一条黑路走到头。

    也正因如此,在米格25战斗机上出现了轻量的“倒卡”——仅仅700公斤,甚至就连同机载计算机都先进了不少。

    看着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米格25的雷达,甚至比SU27的N001倒卡雷达的还要先进不少。

    想到这,李毅安的心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念头。

    “那么,未来SU27会用什么雷达呢?”

    如果没有了那个一吨重的“倒卡神器”,27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呢?

    现在,李毅安真的有点好奇了。

    在他看着报告思索的时候,李奕辕却走进了办公室,见父亲在看报告,他就直接坐在书桌面前。

    等到把报告看完之后,李毅安抬头看着儿子,因为在休假的关系,他并没有穿军装,笑道:

    “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了?”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这小子还在空军服役,虽然已经晋升为中校,但仍然在一线部队。

    平常休假的时候,他更偏重于陪家人——家庭多了,也挺辛苦的。

    “这不是大哥约几家人一起过来用晚餐,想着有阵子没和爸爸您聊过了,就过来了……”

    想着先前瞅见的照片,李奕辕说道:

    “是狐蝠吗?怎么对它有兴趣了?”

    因为获得米格25是绝秘,所以李奕轩并不了解,只以为父亲在研究这个,他说道:

    “虽然欧美把狐蝠吹的很厉害,但从各方面的情报来看,它的机动性很差,俄国人真正的主力是米格23。”

    听着儿子的分析,李毅安笑道:

    “我关心的不是狐蝠,而是……这个。”

    将一张照片递给儿子,李毅安解释道:

    “是俄国人的电子水平,情报部门获得了一些信息,让我们可以更准确的掌握俄国人的电子水平。”

    看着照片上的微处理器,李奕辕直接以军人的角度问道:

    “那么,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吗?”

    摇了摇头,李毅安正色道:

    “没有任何威胁,反而证明了我之前的判断。”

    “父亲您的判断是?”

    “俄国人已经错失了这次工业革命。”

    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李毅安的语气中带着一些无奈,只有天知道,曾几何时,他还是对俄国有一定的希望的,毕竟,在得知俄国提前十几年放弃电子管小型化后,他一度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谁想到,俄国人的路径依赖那么严重。

    “工业革命……”

    看了看照片上的处理器,李奕辕想起小时候,父亲曾拿着处理器对大哥和他提到这是一场工业革命。

    “俄国人错过了吗?”

    面对儿子的疑惑,李毅安抿了下嘴唇,说道:

    “从俄国人选择抄袭我们的处理器时,他们就已经错失了这场工业革命,”

    在提到“抄袭”时,李毅安甚至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毕竟,他曾经一度以为,他们会走向自主研发的道路,然后,他们会把电子信息技术带到另一个方向,而最后,当他们互相融合的时候,或许会进一步推高人类的电子技术水平。

    可谁曾想,他们居然又搞了路径依赖——还是要抄袭!

    这简直就是浪费!

    “抄袭?”

    

第2338章 错失的工业革命(第三更,求订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