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洪都拉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导致一场新的农业危机。

    而且洪都拉斯如果直接转型发展香蕉产业,那么西印度群岛的那些岛屿该怎么办?

    奥地利帝国和市场都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所以就只能延缓一下洪都拉斯香蕉产业的发展进度。

    肯定有人觉得弗兰茨对土著的利用率不够,明明可以将他们抓来修搞基建,但他只能说即使让那些土著去种植园里干活他都嫌效率低。

    奴隶制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简单的奴役已经无法满足近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

    土著们搞成的基建工程很难满足奥地利帝国的需求,毕竟弗兰茨要修的不是泥巴路,又或者是鹅卵石路。

    铁轨的地基打的不牢天知道会出什么事,要知道中美洲可不是北美那样一望无际的平原。

    洪都拉斯境内80%都是山地和高原,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英国人在洪都拉斯的发展几乎毫无进展的原因。

    再加上位于中美洲火山地震带上,以及台风、洪水频发,如果真搞一个豆腐渣工程出来很容易就会酿成巨大的灾难。

    至于人力问题并不需要担心,每年幕府都会送来大批劳动力。为了维持与幕府的关系,这笔生意是必须做的。

    奥地利帝国既然接下了这笔生意,总不能将人丢进大海里,所以弗兰茨必须为他们找一些工作。

    修铁路就不错,既能锻炼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又能剔除消极怠工和体弱多病的不适格者。

    剩下的人弗兰茨会给予他们土地,让他们再次成为农民。

    中美洲的土地可是要日本列岛的土地肥沃得多,他们能得到土地面积也更多,奥地利帝国的税收则要比那些大名低得多。

    仅就物资生活而言,他们此时在奥地利帝国殖民地的生活要比过去在幕府统治下滋润得多。

    除了最开始没有掌握好尺度发生过几次小规模暴动,之后绝大多数时间里这些日裔劳工都是相当安分且刻苦努力的。

    而当有一部分人成功上岸之后,其余的日裔劳工都变得更加努力了。

    历史上洪都拉斯地区的铁路工程堪称是人祸的典范,原住民的漫天要价和政府官员的腐败导致中标的公司全都亏的血本无归。

    好在奥地利帝国不同,没有土著问题那些官员便没有那么多借口。再加上是政府直接动工,所以成本会下降很多。

    不过铁路可以覆盖的区域依然十分有限,只有一些有经济价值的地区才会开通铁路。

    这也是为什么弗兰茨要先占领尼加拉瓜的原因,毕竟后方是自己的国土就不用再在那么多战略要地设防。

    其实无论是洪都拉斯也好,西印度群岛也罢,不过是一些幌子而已。

    弗兰茨为的是确保尼加拉瓜运河的安全,由于新式炸药的应用,尼加拉瓜运河已经正式开通。

    尼加拉瓜运河的开通将会创造一个全新的时代,西海岸与欧洲的交流将不再是梦想。

    加利福尼亚也将失去成为一个独立王国的可能,事实上如果不是卡尔大公的次子卡尔·费迪南德大公和梅特涅坐镇加利福尼亚早就不知道独立几次了。

    最初的加利福尼亚可能是一穷二白,粮食还要靠临海捕鱼补充。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里早就不只是黄金之乡,更是鱼米之乡。

    奥地利帝国与幕府、夏威夷的三角贸易,加利福尼亚主要提供的便是粮食。

    此外还有被淘金热吸引而来的大量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产业和贸易。

    其实从最初弗兰茨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毕竟奥地利帝国就算可以禁止本地殖民者发展工业和贸易,但他也无法阻止那些寻求利益的商人。

    与其搞得天怒人怨还让别人摘了桃子,弗兰茨一开始就在发展贸易和工业。

    在之前加利福尼亚一直有独立的资本,毕竟天高皇帝远。

    所以弗兰茨选择了他觉得最能信得过的人去坐镇加利福尼亚,为此他还设计了诸多保险。

    好在这些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尼加拉瓜运河开通之后奥地利帝国便不用再看墨西哥的脸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