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洪都拉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耐腐蚀、不易变形、颜色多样、纹路均匀,抛光后光泽感极强,自带一种奢华气质,所以被大量用于高档家具和乐器的制作。

    最主要都是一些传闻将其与爱情、幸福等名词绑定在了一起,所以需求异常火爆,又被称为“绿色黄金”。

    洪都拉斯地区盛产的红木,也同样是贵重材料,不过与桃花心木的商业价值相比似乎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不过此时英国人的开采手段非常原始,他们主要靠人力用原始的工具伐木,最离谱的是运输过程。

    此时英国木材商人会在森林中建立伐木营地,然后将砍伐的树木堆在河边等待雨季河水泛滥之时再将原木推入洪水之中。

    下游的人们将会制造一个简单的堤坝将原木拦住,然后拖上岸晒干再装船。

    这样粗犷的方式导致原木丢失的情况非常常见,有些时候原木甚至会直接撞毁堤坝导致整批木材进入海洋。

    沿途上各种磕碰也会导致一些原木失去其原本的使用价值,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重金购买的高档家具或乐器上有明显的瑕疵。

    再加上风吹、日晒、雨淋,以及河水浸泡,木材的总体损失率通常高达50%以上。

    除此之外采伐人员也经常遭到原住民的袭击,原住民会偷盗或焚烧堆好的木材。

    (伐木工日记中的内容。不过按照原住民的记载是采伐人员经常袭击村落,抢夺物资和女人。)

    弗兰茨没心情去研究他们谁对谁错,奥地利帝国要的是森林中的绿色黄金,他既不会让原住民袭击采伐队,也不会纵容采伐队袭击原住民,两者对于弗兰茨来说都是在浪费时间。

    建立高效的路线才是唯一正途。

    按照弗兰茨的估计土著的袭击很可能是个借口,毕竟历史上火龙烧仓、阴兵借道的事情屡屡发生。

    很难说那些伐木工不是见钱眼开才自导自演了一些戏码,毕竟在此时的西方人看来土著很多时候都代表着野蛮和不可交流,所以将锅丢在他们身上便会万无一失。

    弗兰茨必须在根源上杜绝这种情况,不只是为了减少损失,也为了防患于未然,毕竟此时奥地利帝国的殖民者还是很珍贵的。

    不过他并不会像历史上的英国人一样只管采伐,弗兰茨还是比较注重可持续发展的。

    然而让林地自然恢复的速度实在太慢,所以需要一点点人为的帮助,弗兰茨要将其变成产业链条,是时候加上一些科技与狠活儿了。

    弗兰茨并不是要全种红木,毕竟红木的生长周期太长。后世比较成功的经验是种植松木,一个是当地的加勒比松木,但较为低端价格低廉。

    另一个是西班牙雪松,算是高档木材的替代品,优点是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少。

    弗兰茨的选择是种植雪松,因为有俄国的存在,低端市场实在卷不动。

    而且这个时代与加勒比松木配套的加工技术其实还未开发完成,弗兰茨也不知道这些技术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他不想赌。

    此时洪都拉斯地区主要经济作物靛蓝可以被淘汰了,无他因为奥地利帝国的合成染料技术已经有长足的进步,很快大多数染料作物就会失去竞争力。

    到时候就只能走天然、无污染的高端路线了,再将其大面积种植便有些不合时宜,毕竟高端货不能太多,而且大多数人也买不起所谓的高端货。

    洪都拉斯的常规作物就是咖啡、烟草,这两种经济作物都是久经历史考验的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于粮食作物,弗兰茨觉得大蕉和土豆就很不错,毕竟最好的土地要让步给经济作物,次一些的也要让位给林地,只有最次的土地才会留给当地人种植粮食作物。

    缺额部分正好可以从其他殖民地找齐,毕竟此时整个中美洲都是奥地利帝国的。

    除此之外弗兰茨也会逐步增加洪都拉斯的香蕉种植面积,毕竟历史上的洪都拉斯可是有着香蕉共和国的美称。

    不过洪都拉斯的相对优势要让位于大局,首先此时人们的消费能力不足,对于香蕉的认识也不够,如果贸然增加香蕉的产量很可能会

第28章 洪都拉斯-->>(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