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章 香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其实弗兰茨也想减少微操,不过等他们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实在太慢了。

    于是乎弗兰茨便派出了一些密使,他们可以在必要时刻为一些负责特殊工作的官员提供意见。

    既是为了提升效率,又是为了防止一些官员走偏。

    比如此时弗兰茨如果不横插一脚,那么霍斯塔尔局长大概率会考虑那位种植园主的建议。

    这并非是说那位种植园主的提议不可行,恰恰相反作为当地的原住民他非常了解当地人的痛点所在,确实是一条斩草除根的毒计。

    西印度群岛一直都是以出产糖料为主,所以留作耕种的土地十分有限。

    再加上规划问题,这些土地非常集中。

    只要一把小火就能断绝岛上的粮食供应,然后就可以高价出售粮食牟取暴利,等到他们吃不起饭自然会选择离开。

    至于学后世人用香蕉充饥,实际上在此时不太现实。因为这个时代西印度群岛的香蕉产业还未开始发展,种植面积更大的反而是大蕉。

    实际上大蕉一直是那些黑奴的重要食物来源,因为大蕉的甜度低,所以并不会引起殖民者的觊觎。

    但大蕉的淀粉含量其实要高于香蕉,并且只需要简单烹煮就能食用。

    此外大蕉其实是非常优秀的主食,不但营养丰富,还有相当高的淀粉含量和粗纤维,更兼种植容易。

    说种植容易也不太对,因为这种植物只要温度和湿度合适根本就不需要人照看,对土壤的要求极低,并且全年可以收获。

    然后通过控制粮食的方式来将人逼走,其实是一种极其低效且不人道的方式。

    简单点说就是不但坏,而且蠢。

    首先通过粮食来控制人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与商人合作更是蠢上加蠢。

    商人是要牟利的,他们所用的哄抬物价和弄虚作假的手段最终都会算在奥地利帝国头上。

    分得的那些利润远远无法弥补国家在信誉上的损失。

    即便对方是一个正当经营的合法商人,但是遍地饿殍该怎么办?社会的结构性崩塌怎么办?

    人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抢劫、盗窃、杀人、放火,甚至是大规模起义。

    道德底线将会被突破,这难道是弗兰茨想要的吗?

    也许霍斯塔尔局长可以将方案优化一下,将粮食的供给掌握在殖民地政府手中,并且不把事情做得那么绝,那么明显。

    然而这依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弗兰茨等不了那么久。

    国民的本质是很难改变的,那些人可能会短暂地因为饥饿而屈服,可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是第一批起来反抗的。

    即便是他们没有直接造反,一直给英国方面提供情报也会让人防不胜防。

    弗兰茨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后方,而非一个漏勺。

    随着英国人逐渐离开,奥地利帝国的改造活动也正式开始。

    第一批到达的是来自奥地利帝国本土的移民,他们会在每一座岛上搭起一个基本的社会轮廓,然后将一部分原住民(无法离开的英国侨民)的精英吸纳其中。

    不过一切必须以奥地利帝国法律和风俗为基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并不重要。

    第二批则是来自各国的劳工,他们将成为岛上的主要劳动力。同时进行土地划分,构成岛上的基本格局。

    事实上改造局内有每一座岛屿的规划方案,不过大多数只是作为辅助建议,具体如何实施看当地的具体情况。

    只有弗兰茨的大政方针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对香蕉和旅游产业的规划。

    其实绝大多数人无法理解弗兰茨的操作,毕竟此时香蕉的运输面对着诸多问题。

    至少在此时的维也纳只有在最顶级的宴会上才有可能会吃到香蕉,历史上甚至有一道专门的菜就是厨师用各种食材模仿香蕉的形状和味道,名字就叫“皇家异域水果”。

    此时香蕉之所以没法形成产业的主要原因就是保鲜技术的落后和物流的速度过慢。

    如果没有冷藏技术,那么除非是用飞机,否则就算是以现代战舰的速度也无法保证

第27章 香蕉-->>(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