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直接改变人口结构、进行人口迁移就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弗兰茨才会不惜重金为那些英国人支付旅费。
毕竟有些人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没钱离开。
至于为什么不是由奥地利帝国全部承担?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卡BUG,这些年来弗兰茨的经验告诉他想要钻空子的人永远都不会消失。
而且制度性漏洞比恶政本身更可怕,苛政、恶政都是在明面上,大家都知道这是坏的。
但制度性漏洞很容易变成系统性问题且会腐坏正常人的思维,并侵害守法者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在给恶和坏以奖励,会放大人们心中的恶念。
在国家层面上讲这些钱可能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是天降横财,哪怕为此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不过弗兰茨觉得生命是宝贵的,并不想给他们这个机会。
对于英国人来说西印度群岛可能是一个包袱,可能是比较鸡肋,但对于弗兰茨来说却是天赐之地。
获得西印度群岛正好与奥地利帝国控制中美洲地区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殖民系统,但弗兰茨却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担心反叛的问题。
因为地域之间阻隔太多、政治体系太过破碎很难真正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真正的国家。
但这却正适合一个强有力的宗主国的统治,毕竟越是无法团结越是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
弗兰茨完全可以在这些独立的地理单元上挨个建立一套直属于维也纳的体系。
即便日后真有天降伟人要统一这片区域,其难度也不亚于征服十数个国家,而比那更艰难的是如何统治。
弗兰茨相信只要奥地利帝国能在中美洲地区稳定统治二十年,这片土地将会永远属于奥地利帝国,并成为一块真正的永久领土。
至于西印度群岛的经济困境在弗兰茨这里根本不算事儿,奥地利帝国的有技术有市场。
不过弗兰茨并不准备在蔗糖产业上一条路走到黑,毕竟奥地利帝国此时已经拥有了古巴,更多蔗糖产地并不会占领更多的市场,只会加剧内卷。
根据后世的成功经验,弗兰茨准备让西印度群岛转向咖啡、香料和香蕉的生产。
此时的奥地利帝国还有一些优势,可以在当地发展旅游产业和服务业。
当然此时的旅游业规模还很小,肯定不能走后世的廉价路线,现在主打的就是高端定制化。
主要目标就是欧洲上流社会,以及那些资产阶级暴发户,同时主打就是一个“异域风情”——加勒比风情。
维也纳从来不缺少服务业的天才,弗兰茨更是可以给他们提供很多来自后世的灵感。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西印度群岛必然会成为一块旅游圣地。
实际上奥地利帝国旅游局制定的推广计划是旅游+疗养,因为他们在一番详细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相当一部分高端用户的共同特点是都怕死,所以打着健康、疗养的幌子更能吸引人。
虽说已经和英国人签订了条约,但奥地利帝国的军队必须登岛。
信不信任英国人先放一边,他并不想让那些黑人留在岛上,所以必须要进行适当地施压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处境才行。
其实也不止是黑人,任何非奥地利帝国族裔,弗兰茨都不想要。
不过有一批人是必然要留下来,他们并不是黑人,也不是在这里出生的土生白人,而是那些负债累累的种植园主。
弗兰茨除非把他们都杀了,否则这些人绝不可能离开,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在土地上。
拉拢这些人并不费力,事实上弗兰茨愿意抛出橄榄枝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
毕竟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所谓的地主其实是一群被抛弃的人,奥地利帝国没有趁机收走他们的土地就已经是万幸了。
不过一番敲打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殖民地的大多数人都是畏威而不怀德,弗兰茨在讲道理之前必须要证明自己有建立秩序的能力。
弗兰茨准备将土地收归国有,让那些地主们只有租的权利,如果他们想要转租也必须向政府报备,并且缴纳一定的金额才能转租,且租金有明确的限制。
第22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