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岂非雪上加霜?”
原来,山脚下的四座大营,皆由日本各方面势力组成:
西边的大营由后柏原天皇的第五皇子清彦亲王(即尊镇法亲王)率领,主要由忠于皇室的大名和武僧组成;
北边的大营由幕府将军足利义稙麾下的伊达稙宗率领,自然也是由较忠于足利义稙的大名组成;
三十二岁的伊达稙宗原名为伊达高宗,乃是东山道陆奥国的守护大名,政治能力十分出众。
永正十四年(公元1517年),伊达稙宗到“花之御所”(指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于天授四年,即公元1378年,日本北朝的永和四年,在京都的室町地方修建的华丽宅邸,因为院中遍植花卉,人称“花之御所”,这也是足利幕府被称为室町幕府的缘由)谒见将军足利义稙及管领细川高国,奉献上黄金、太刀及奥州名马。
因此,伊达高宗获得将军足利义稙赐名,正式改名为“伊达稙宗”,就任左京大夫,成为日本东北名重一时的大名。
左京大夫本是奥州管领大崎氏所世袭的官位,而伊达氏能够获得此官位,就代表于名于实都已经取代了大崎氏,伊达稙宗也利用此点,使自己的家格上升,对足利义稙自然是忠心耿耿,成为其麾下坚定地盟友。
东边的大营由幕府管领细川高国的盟友六角定赖率领;主要由忠于细川高国和六角氏的军队组成;
最后南边的大营,则由足利义晴最信任的赤松义村率领,主要由支持义晴派的大名组成。
四座大营各有一万五千余人,山城内部则仅有朱训桢从南京带来的部队和诚心追随朱训桢的武士们以及纪伊国归附的雇佣军,统共四万余人。
朱训桢面色如常,对紫瑶说道:“你觉得哪些人不可信?”
紫瑶表情一怔,但接着就坚定地说道:“不可信!”
朱训桢淡淡一笑,说道:“《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曾讲‘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如今敌方只有我方的一半,有何惧之?”
紫瑶听了朱训桢此言后,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既然这些大名不可信,自然不可让他们留在城内,若是在城内叛变,就会使山城从内部击溃,若是在城外叛变,依然可以利用山城抵挡。
如今城内还有四万能够信得过的战士,以朱训桢的能力,只要粮草充足,用兵得当,即便面对十倍之敌,也能够顽强坚守。
而明军加上大内义兴的人马不过只有五六万人,即便四座大营内的大名全部叛变,也只是十万之众,不可能攻破朱训桢的防守。
况且,皇室和幕府断然不想放弃自己即将到手的权力,因此朱训桢让他们驻扎在城西和城北的大营内,对抗大内义兴的军队,只要不与明军起正面冲突,皇室和幕府就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至于城南和城东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守孤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