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钦灵此时却有些莫名其妙,通报时只说蛊门掌门求见,此人是如何得知自己化名?还称自己为“名满江湖”的灵龙少侠,自己何曾在江湖上走动过?
滕倪回礼后淡淡地答道:“正是。”
俊朗男子则露出春风般和曦的微笑说:“吾乃至圣第61世孙,孔闻礼,亦是当今‘衍圣公’孔闻韶的胞弟,家兄听闻二位大驾光临,特意让吾前来接会。”说罢,伸手请二人走入府邸。
滕倪见状,也不在多言,径直随孔闻礼走入府中。
朱钦灵进入孔府后才发现,此间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庞大,犹如一座小型宫殿般复杂,光前厅就分为官衙,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
三人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门楣高悬本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的“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
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平时众人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但今天正门却特意打开,迎接滕倪与朱钦灵二人,让滕倪心中微微有些惊讶,自己与这个衍圣公并不相识,且一介江湖草莽胸无点墨,又怎能得衍圣公如此重视?
入圣人之门后,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 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
此平时不开,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
“垂花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
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宦人家无资格建立,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
过“塞门”后,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乃是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
只见此处有厅堂5间,进深3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此时在红漆公案之前,一名身材高大的襦裙男子正垂手而立,正是儒家现任家主,孔子第61世孙——“衍圣公”孔闻韶。
孔闻韶见滕倪等人走近后迎出几步施礼道:“阁下就能滕掌门吧,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神采非凡。”
说罢又看了眼朱钦灵,眼中顿时神光暴涨,喜道:“这位就是灵龙少侠吧,果然是根骨奇佳,不世英杰!”
朱钦灵见此人年约三十四岁,生的比孔闻礼更加壮硕,有几分武林中人的样子,倒不像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七十八章 曲阜孔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