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诸门、扩大宵禁;傅长史带我亲卫,且去孝感王邸,就算搅了宴席,也要见到王上!”
崔敬之的指令刚落,节堂外的雨幕中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混着此起彼伏“让开!金城公到了!”的喝止声——原本节堂紧绷的氛围,像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短暂的涟漪,却又在交头接耳中,很快被更深的博弈感笼罩。
帘幕被两名身着锦袍的王府护卫掀开,一道秀长身影踏着雨渍走进节堂。来人身戴赤金镶玉的小金冠,冠上翠玉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绿;身披紫丝大氅,领口滚着一圈雪白的貂皮披肩,显然是刚从暖阁宴席中赶来,连肩上沾着的雨珠都带着几分仓促——与堂内浑身湿透、甲胄带霜的亲卫,形成刺眼的对比。
他便是孝感王梁浜之子,官拜广府宗正司内史的金城公梁公宜。进门时,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貂皮披肩,露出胸口金绣的“盘蛟纹锦”前襟,脚步轻缓却不失仪态典重,只是眼底藏着令人难以揣测的眼神,见到崔敬之才展露一丝尊崇。
“敬问都督康全,吾等受王上之命前来,听候留司差遣……此外,在前来留司的一路上,藩卫还驱散、捉杀了好些,在城坊中作乱犯禁之辈;更有多名自称‘雨魔’之人,不久前方从大理狱出逃。余等既不敢擅专,便一并奉上处置?”
随着他的话语,几名浑身湿透,披头散发的囚徒,被一干身穿山纹甲与卷耳兜的王府卫士,给当众押解了上来。这些囚徒在粗重的铁链锁着脖颈与手腕,每走一步都发出“哗啦”的闷响,脸上身上还留着搏斗的血痕,眼神却残留狠厉,盯着堂中众人就像桀骜困兽。
卫士亦是浑身湿漉漉的,甲片缝隙往下淌谁,在节堂的地板上积成小水洼;腰间挎着的兽首刀还沾着斑斑泥点,显然是刚从街巷厮杀中赶来。与金城公梁公宜光净如新的紫丝大氅相比,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久历沙场”的硬朗。
大都督崔敬之见状不由眉头一挑,便有节堂内察言观色的部属,掌书记孙佑任出声质疑道:“世子孟浪了,以您身家尊贵,带入护卫已是破格的特例了,有怎敢令此等凶犯轻易进得节堂。节堂乃议事重地,若有闪失,谁担得起责任?”
话音刚落,值守廊下的亲卫们也上前一步,手按腰间刀柄,警惕地盯着囚徒,显然认同孙佑任的担忧。陪同的王府长史,见状连忙打圆场:“都府息怒,世子也是一片赤诚,一路急着想将人犯交予留司审问,以免再徒生事端和枝节。”
下一刻,距离崔敬之最近的囚徒,突然猛地挣动锁链——粗重的铁链在他手中竟像活物般灵巧甩动,“哗啦”一声砸倒身旁的数名都府亲兵!更有人猝不及防,被铁链缠住脚踝,重重摔在柱子上,腰间拔出过半的兽首横刀,也被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