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以偷盗为生。此……此饰乃是小人从钱贵家偷得。”
苏轼冷笑道:“钱十七,你可知哄骗本府该当何罪?”钱十七崽急道:“小人还……还未说完。昨夜,小人闲着无事,四处游荡,想偷些值钱物什。正当小人闲游之际,隐约见得前方有一团黑影,亏得小人胆大,伏藏在黑暗处,看他个究竟。那人似身负重物,行为诡秘。小人当他是同道中人,偷得些值钱财物,便紧随其后。那人并未觉小人,出得庄子,寻了条小道,到了山脚边,将物什放置在一小洞内,又拨些茅草掩盖了。小人心想,必是那人先将物什隐藏在此,待机再来取走。待那人离去后,小人便摸索过去,伸手乱摸,几将吓死小人。原来,那物什并非甚么值钱财物,竟是一人!小人返身便走,不出几步,心想道:既是人,为何摸他未见动静?莫非是死人不成?既是死人,身上或许有值钱之物。小人壮了胆子,返身过来,又一摸,果真是一个死人!小人便将尸拖出洞来,觉竟是一个女子,只是那时刻夜黑,不曾辨认出是钱贵浑家。小人财迷心窍,自尸上摸得纹银三两,又剥下饰来,而后匆匆离去。今日,小人便输了那三两银子,只得寻个买主,将饰变卖。不料被大人现。大人,小人所说句句是实,并无谎言。那周玉儿确不是小人谋害的。那凶身乃是一个男子,身材与小人相仿,想必也是钱家庄人。只是小人未曾瞧得清他的面目。”
众人听得分明,暗暗称奇。如此说来,这钱十七崽并非杀人凶身,真凶另有其人。如此案情,曲折离奇,待看苏大人如何断定。只听得苏轼问道:“钱十七,你在何处见得那黑影?”钱十七崽答道:“小人在街头大道接合之处见得那黑影。”
苏轼低头沉思。依那钱贵所言,尸应在冯二家后,小路入大道口,草丛中现的头簪亦可证实。依钱十七崽所言,那凶身必是走街后那条道,移尸山脚。这真凶是另有其人?或是此二者其一?若如钱贵所言,尸躺在草丛之中,并未有他人,怎的钱十七崽见到有人肩负?如此想来,那钱贵必在说谎,凶身即是他。
正在思量间,从门外冲进来一人,苏轼、李龙侧头一看,却是公差郑海。郑海急道:“大人,庄外水塘现一具尸,有相识乡人认出死者系街坊五味店掌柜。”不待郑海说完,苏轼惊道:“钱达?”郑海惊愕,道:“大人莫非认识此人?”旁边李龙道:“这钱达与命案有干系,我等正在寻他。”苏轼急忙起身,冲着郑海挥手,道:“快且头前引路。
第三章 疑云又起(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