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这么近,按照飞思卡尔的标准汇报流程,约翰·米勒也得先给史蒂夫·汉森发一封电子邮件才行。
此时的约翰·米勒正在整理ecu芯片的测试报告,看到史蒂夫·汉森过来,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快步迎上来:“汉森先生……”
史蒂夫·汉森示意约翰·米勒关好门,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压低声音问道:“米勒,你邮件里提到的华腾工业集团手机cpu计划,能再详细说说吗?
比如他们提到的‘与arm进行接触’,有没有具体日期?还有,你提到的这个李伟是哪个部门的?他有没有说手机cpu的预算或时间表?”
约翰·米勒心里一紧,知道史蒂夫·汉森是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正常的流程,如果史蒂夫·汉森一点都不跟自己核实就直接将情况向集团总部汇报,那才是不正常的。
定了定神,约翰·米勒回忆着中午的对话,也同样低声说道:“李伟是华腾工业集团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的核心工程师,主要负责手机基带芯片的调试工作——我们团队刚刚抵达华腾集团的时候,华腾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不是紧急调来了一批人过来协助么?他就是其中之一。”
史蒂夫·汉森微微颔首:“明白了,你接着说。”
“之前我和李伟一起解决过ecu与车载通信模块的兼容性问题,关系还算是比较熟,他没说华腾集团准备接触arm的具体日期,只说‘尽快’;
也没提预算金额,不过我认为这很也正常,毕竟他只是一名研发型的技术员工,不是管理层。”
“是这个道理……你继续说。”
史蒂夫·汉森点头,对约翰·米勒的话表示认可:这种情况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放在飞思卡尔身上也是如此,假设飞思卡尔计划从某家公司引进某个技术,或许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的约翰·米勒会知道一些情况,但绝对不会知道引进这项技术的预算是多少。
“不过他提到了‘先结合自家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做
第1524章 飞思卡尔:优势在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