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视镜,看着那座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的城市轮廓,亦菲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力量。
到达兵团总部所在地,叶倩倩亲自在办公楼前迎接她。
两位同样从军垦城走出来,同样干练果敢的女性,此刻在更高的平台上汇合,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欢迎回家,亦菲同志。”叶倩倩笑容爽朗,“以后,咱们姐妹俩可要扛起更重的担子了。”
“倩倩姐,我一定全力以赴,配合好你的工作。”亦菲郑重承诺。
新的办公室,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城市的大部分景色。
亦菲站在窗前,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新环境的感慨中。桌上已经堆满了需要熟悉的文件和待议的议题。
她深吸一口气,坐到办公桌前,翻开了第一份文件——那是关于推动整个兵团区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草案,其中自然涉及战士集团的相关技术合作。
这一次,她不再需要有任何避嫌的犹豫。她可以堂堂正正地,从整个兵团发展的大局出发,去评估、去推动、去决策。她拿起笔,神情专注而坚定。
晚上,亦菲回到组织上为她安排的住所,这是一套简洁而温馨的公寓。
她给叶风发了条信息,简单报了平安,并告诉他自己已经投入新的工作。
叶风很快回复,是一张他和远芳(她似乎正在帮忙处理文件)以及孩子(通过技术合成的“全家福”)的图片,下面附言:
“我们都以你为荣,家里一切安好,勿念。等你稳定下来,我带孩子们回去看你。”
看着这条信息,亦菲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虽然相隔万里,虽然关系复杂,但此刻,她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属于家庭的支撑。
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璀璨的灯火。这里,是更大的舞台,也是更重的责任。
她想起了阅兵式上那感人的方阵,想起了魏全友老人那句“好啊,真好”,想起了广场上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的欢腾场面,想起了夜空中绽放的、“兵团精神永放光芒”的焰火……
历史的接力棒,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传递到了她的手中,并且是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她不再是那个因身份而倍感束缚的军垦城主官,而是成为了兵团精神的传承者和发展蓝图的重要绘制者之一。
“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八一精神图腾的昭示,在此刻有了全新的含义。
亦菲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她知道,军垦城的故事还在继续,兵团的传奇永不落幕。
而她,亦菲,将在这片更广阔的天地里,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她,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篇章。
那身发白的旧军装所代表的精神,必将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永远指引着她和所有兵团人,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窗外,繁星满天,与城市的灯火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征程,已然开启。
亦菲在兵团总部的日子,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精准而高速地运转起来。
副总的职务,分管着经济、发改、民族事务及部分科教文卫工作,摊子大,任务重,远比在军垦城时更加宏观和复杂。
她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叶倩倩作为一把手,主抓全局和战略,对亦菲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两人本就是搭档,彼此了解,工作配合极为默契。
叶倩倩的雷厉风行和亦菲的沉稳细致相得益彰,兵团总部的工作人员私下里都说,这两位女首长搭班子,效率出奇的高。
亦菲接手的第一个重大挑战,便是那份关于推动整个兵团区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草案。
这不仅是兵团产业升级的关键,也牵动着战士集团的神经。
过去在军垦城,她需要避嫌,如今站在兵团全局的高度,她反而可以甩开膀子,光明正大地研究和推动。
好歹,这个工程小叔子叶茂曾经推动过,甚至把新能源和沙漠治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那也只是实验,并没有大规模开展,而亦菲正好根据叶茂的成功经验,展开工作。
她组织了数次专家论证会,邀请包括战士能源在内的多家相关企业参与研讨,深入兵团各
第3167章 意想不到的结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