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5章 城建工作受赞,建工培训班开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同样在四月底,IBM推出了首部个人电脑。

    钱进关注外国媒体报刊,发现此时欧美能人辈出,个人电脑一经推出就引爆了电子传媒圈。

    就在这个时候,省府召开各地市主要领导干部大会来探讨社会闲置劳动力安置问题。

    钱进以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总队长身份参会。

    成为了本次重要会议中,唯一的非市府主官人员。

    他等于是一位特邀嘉宾,开会的时候进行了发言,分享他安置海滨市回城知青和待业青年的经验。

    钱进提出了开门广纳人才、工农兵结合走新路等方针,这成为了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把手听闻后对他的成绩大加褒扬:

    “钱进同志带领队伍在海滨市取得了了不得的成就,尤其是在解决知青工作问题和以前劳动突击队队员思想改造工作上,他做的很好。”

    “我最近通过个人渠道得知了现在海滨市一些市民的反应,他们都说,这劳动突击队员们不再是街坊邻居眼中的麻烦,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成为了真正的‘城市美容师’和‘建设者’!”

    “这种转变,我认为是‘以工代训、以工促稳’模式的巨大成功,更是海滨市在解决待业青年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他在会议上亲自做了批示,要求各部门学习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经验,将解决待业青年就业与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相结合。

    上级报刊对此次会议进行了隆重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将有关领导对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评价放了出来,还称赞海滨市的做法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意义”。

    对于劳动突击队员们的口碑转变,这是钱进当下颇为得意的一件事。

    上级领导的夸赞是事实。

    五月份海滨市绿草红花茂盛,阳光和煦温暖,老百姓很少待在家里,尤其是老人,没事干的时候他们会出来晒太阳、聊天。

    钱进回到海滨市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外出检查工作的路上,总能通过街谈巷议听到居民们对劳动突击总队提出的看法。

    对于以前被称呼为盲流子的队员们,市民们现在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提到这些人,很多居民会皱眉摇头。

    主要是一群回城知青没有工作凑在一起确实容易不务正业,偷东西打小孩的都算是小事,有些荷尔蒙旺盛的青年会跑到女厕所偷窥!

    像嵩山路、太行山路这些老城区街道,左邻右舍对突击队员很抵触。

    即使突击队要去帮忙搞卫生,他们都不愿意接纳,前几年社会上有个说法:

    海滨市的贼,八成跟突击队有关系,白天突击队借着搞卫生、干劳动的借口进居民楼,那其实是去踩点的,晚上小偷和飞贼便针对性的去偷去抢。

    现在完全不一样,钱进偶尔从人群边上经过,听到的关于突击队员的评价统统变成了正面:

    “现在突击队那帮人改性子了,真是在干实事……”

    “我家那小子以前游手好闲,现在在建筑大队干得可起劲了,人也懂事了!”

    “他们的服装厂真厉害,开了三个了吧?我看现在她们又生产什么琼瑶服?哎呀,那生意可真好……”

    人民服装厂规模扩展很快,主要是确实能赚钱。

    钱进的商业头脑对当下商人是碾压式的,他不干别的,就是一个追潮流。

    《追捕》上映的时候,生产喇叭裤和风衣。

    《大西洋底下来的人》上映了,又开始做牛仔服牛仔帽出售。

    《庐山恋》去年热映,那去年服装厂就紧急生产红毛衣、女士白西装。

    到了今年内地开始引进宝岛一些电影,什么《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这些琼瑶式故事迅速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

    林青霞、吕秀菱迅速走红,女孩纷纷效仿她们的中分长披肩直发,也模仿她们的穿着。

    此时港澳台的电影剧组其实没什么钱,很多服装道具都是共通的,所以女明星男明星们在电影里的穿着并不多,样式还类似。

    于是服装厂立马改款,又生产起了琼瑶女主式服装,继续热卖……

    国营服装厂在这时候被他们打的焦头烂额,没办法,国营厂要完成国家计划生产任务,他们不能随便生产服装。

    就像海滨市第六棉纺织厂申请的服装样式改版报告在今年下来了,厂长打眼一看。

    嘿,报告是去年年初递交的,批准他们生产的是前年流行的喇叭裤!

    服装厂迅速扩充,容纳了很多女知青女队员的劳动力。

    钱进觉得光靠这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还准备开食品厂、点心铺。

    这活同样能容纳大量女性劳动力。

    不过这事不着急。

    要开食品厂和糕点铺、点心铺需要厂房和店铺,更需要材料、设备和人才。

    材料好说,钱进现在人脉广泛、资源强悍,不用商城一样可以采购到生产简单糕点所需要的原料。

    设备没办法了,只能通过黄金屋从商城采购,人才则需要自己培训。

    在哪里培训?

    怎么培训?

    钱进没别的选择,只能是在培训学校开展培训工作,选拔一批心灵手巧女队员根据烘焙类资料自学成才。

    他把相关工作安排下去,有队伍去选址,有队伍去选人。

    新的行业大门被打开了。

    不过五月份和六月份的工作重点依然在建筑大队上。

    建筑工的培训班该开始了。

    随着关于劳动突击总队的报道增加,随着省报都开始报道他们的新闻。

    现在海滨市的报纸开始深入突击队内部,采访一些工作标兵、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

    钱进觉得采访工作不应该只关注这些优秀工作者,也应该关注一些进步迅速的队员。

    所以几个以前的刺头、如今的好工人一样被记者采访,被报纸报道。

    这一招还是很有用的。

    突击队里以前的刺头多数是桀骜不驯但激情澎湃的主,如今看到自己以榜样模范的身份登报,一下子被架起来了:

    自己现在是登报表彰的优秀人才,可不能再干丢人现眼的事了。

    他们身上曾经遍布的自卑、迷茫甚至戾气,迅速被自豪感和归属感取代。

    这种认同感和价值感,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更让他们感到振奋。

    钱进趁机在单位里增添了‘最快进步奖’,不仅仅是干得好的能评优,那些努力进步的人一样有奖励!

    这些举措结合起来,可让工人们工作起来劲头更足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

    因为历史的惯性,此时即使改革开放了,人们都知道钱有用了。

    但是榜样力量还是很大,特别是热血青少年们,他们还不向钱看,而是向着榜样看齐。

    加入建筑大队的申请书再一次猛增。

    这种情况下开设建筑培训班的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建筑大队从五月上旬开始挑选接纳适合参加建筑劳动的优秀劳动力,然后一起送入课堂。

    此时建筑大队的社会工作还在进行,钱进对培训人员做了梯次安排:

    老队员的三分之一率先入学,新入队的工人中有一些是在下乡时候干过建筑工地的知青,他们被补入了建筑大队去直接上岗,其他年轻队员则同样入学接受培训。

    以半个月为一期培训班,两期之后也就是一个月后,那么就开始轮流将通过培训的建筑队员送去干现场,再把没接受培训的老队员召回来进行培训。

    就像如今边境之战一样,边境上各大军区轮流参战,接受实战培训。

    建筑大队的队员则轮流参加培训班,接受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

    这事很重要。

    钱进知道21世纪国家对基建的重视程度,现在的劳动光荣建筑大队将是他手头里的第一个重型产业。

    要想把“劳动光荣”这面旗帜插遍海滨市乃至全省全国,光靠现在千把号人都没用。

    必须得打造一支规模更大、技术更精、能打硬仗的专业化建筑队伍!

    而核心,就在于人才!

    五月中旬,培训班成立。

    学员们交接工作进入已经空置出来的培训学校准备上课。

    钱进在师资力量上下了心思。

    理论实践相结合。

    技术组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担任实操导师,要将他们几十年的“绝活”系统化、规范化地传授下去。

    经过教育单位协调,他们从省建筑工程学院、海滨市建筑材料专科学校、西林市冶金技工学校聘请退休老师,由老师教授建筑工业上的理论知识。

    考虑到现在还是起

第295章 城建工作受赞,建工培训班开设-->>(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