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目的何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廷上下应全力以赴,大举公祭,不惟悼念皇上,还需悼念战殁将士,为勇士追赠谥号,抚恤将士家眷。。。。。。”

    十三万将士背后至少有百十万亲人乡党,朝廷大举公祭抚恤将士,可以把这些人紧紧拢住,将其失去亲人的哀伤转化为对羯胡、鲜卑的仇恨,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邺城的凝聚力不言而喻。

    石青的主意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孙威随即提议,主意是镇南将军想出来的,公祭之事由镇南将军负责最为合适。刘群、蒋干相继附和。

    董皇后、冉智没有注意,在得到董闰的暗示后,任命石青兼领太常卿,会同尚书台操办公祭。太常卿一职是冉闵为辛谧准备的职位,辛谧不就,冉闵专注北征,也没顾得任命新的太常。这一职位因此虚悬数月,此时才算有主。

    镇南将军、太常卿石青随即建议,公祭是为朝廷大事,不是太常和尚书台两官署之事,需朝廷全力以赴,调动所有官吏衙署尽皆参与。

    董皇后与太子冉智也都准了。

    诸般事宜议定,天已四更,太武殿诸公辞别董皇后和太子,各自回转;董闰留在后面,温言安慰了一阵自家妹子和外甥,这才告辞。

    因为董皇后的关系,冉闵甚是优宠董闰,将前大赵乐平王石苞的府邸赏给他做大将军府。董闰出了皇宫,在仪仗的护卫下缓缓返回府邸。快到府门之时,路边闪出一辆牛车,卫将军王泰端坐车上,拦住仪仗,扬声喊道:“董大将军,王泰有急事求见——”

    这时天光微明,董闰纵马赶上前,只见王泰双目泛红,像是一夜未眠,当下诧异地问道:“这时遇上卫将军可真有些巧,莫不成卫将军在此守候一夜?”

    王泰默然点头。

    董闰惊问道:“到底是何急事竟然卫将军如此?”

    “此事非同小可,请董将军上车借步说话。”王泰束手相请。

    董闰没有犹豫,跃下战马,上了牛车。王泰命令御者将牛车赶出一二十步,远离亲卫后,又命御者远远离开牛车。

    看到对方这番作态,董闰惊疑不定,正自忐忑间,只听王泰开口说道:“去年此时,豫州牧冉遇曾向朝廷上了一份密奏,事关镇南将军石青,皇上揽奏之后,便即诏令石青前来邺城,当时石青抗旨不来。此事大将军可否记得。”

    去年春天,冉遇密奏朝廷,石青可能是应谶之人。这份密奏让冉闵极为忌讳,因此对石青动了杀机。最终因消息走漏,未能得逞;青兖因此和朝廷有了龌龊。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董闰却是知情者之一。

    听王泰提起此事,董闰迟疑着点点头,问道:“卫将军的意思是。。。。。。”

    王泰没有回答,反过来试探道:“大将军。皇上是不是。。。。。。”

    董闰点点头。

    “朝廷准备怎么办?昨夜是如何议得?”王泰继续发问。

    王泰是冉闵亲信,而且极有能耐,如今虽有罪在身,董闰却没将他当作外人,相反他倒极希望王泰能用心辅助冉智打理朝政。当下便将夜间太武殿所议一一相告。

    待董闰说罢,王泰目光一闪,连声问道:“大将军相信谶言吗?大将军可曾想过,石青一直不敢来邺城,为何皇上一驾崩,他便来了?另外,邺城人心不安乃是因为心中无主,若欲安抚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定人主;石青为何不直接提议太子登基?他弄的这个公祭,为何一定要由他主持?为何让朝廷上下尽皆参与?”

    “为什么!!!”董闰被这一连串疑问弄得胆战心惊。

    “因为他石青石云重明为公祭,实为借此收拢民心众望,特别是要拉拢十三万将士的亲人乡党。”

    王泰回答的斩钉截铁,听到董闰耳中却如晴天霹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