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七章 被截胡的小寡妇(2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那绝对能俘获诸多食客,其中的利润也不少,而且走量。

    在学堂旁边,客户主要就是附近的居民和学子夫子们了,一家卖南方的米线、肠粉、河粉,这都是自家用大米制作的,成本不算高,加些自制的蔬菜丸子、肉丸子、香菇、蔬菜,主食滑弹的口感,配菜的精心,要价又不高,也很适合大众络绎不绝地捧场。

    一家卖直沽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搭配着卖各种麻花,还有风靡古今大江南北的煎饼果子!不需要多想,这也会成为大家最常光顾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

    一家则也售卖各种传统糕点,只是同闹市的种类不一样,味道却同样正宗,价格亲民,利润丰厚!

    冉佳教的很仔细又不藏私,孟家和钱家的人学得也很认真,男人们都认字,女人们心灵手巧是厨房小能手,三天时间便学了个差不多,又单独上手反复做了五天搁在店铺中试营业,味道基本上稳定下来。

    试营业期间他们是买两份送一份的,每天限量一百份,往往一开市不到一个时辰便被预订出去。众人瞧着如此火爆,心大定,干劲十足,抓紧装修着铺子。

    六间铺子他们统一地刷了一遍墙,由家里学木匠的孟老二带着家里一众劳力打得原木桌椅、柜台,厨房里也砌成了整体的,置办上铁的货架,一众锅碗瓢盆也都买的中等价位的,砂制的碟碗上有着精致的梅兰竹菊,还有一些自个儿编织用以外带的小筐。

    几乎除了铁架和锅碗瓢盆之外的物件,都是他们农家人自己制作出来的,钱老爷子钱里正背着手亲自看了番说,“咱祖祖辈辈都是地里刨食的,还没出现过光宗耀祖的人物,你们有了这样轻省赚钱的门路,可千万别糟蹋也不许自贬。

    咱一不偷二不抢,用劳动赚来的钱是干干净净的,没那种商户低人一等的道理。

    不过,我们家里的好品质不能丢了,咱做一份吃食就得用心来,不能偷工减料,不能应付了事,不然是做不来长久生意的。咱也丢不起这样的人。

    再者,亲兄弟明算账,钱该是谁的如何分配,要提前掰扯清楚了,否则因为钱闹起矛盾来,伤了大家的情谊,这生意也是做不成的。”

    老爷子的话相当有用,起码在钱家里他是掌舵人,在孟家中有孟七姑这个盲目崇拜者的宣传,也是跟着风地冲。不过老人家说得很在理,冉佳听了都忍不住点头,在她那个年代怕是很少有如此开明懂礼的老人了。

    不忘初心,道理简单可坚持下来就很难。但是孟家和钱家最不缺的就是赤诚之心,他们单纯没有那么多的困扰,认准方向一路向前。

    店铺没有十天便开起来了,俩家人也是相当地有魄力,两他们暂时将家里的田地给交给本姓关系不错的人家打理,齐齐都扛着东西到了府城,府城六间铺子后面是带着巴掌大的小院,每个小院又有着堂屋和东西厢,紧巴地能住下两大家子人。

    文学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