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北京城紫禁城,金銮殿上,以索尼、鳌拜一群人竭力反对摄政王多尔衮入关后颁布的剃发令、易服令,朝堂上唇枪舌战,异常激烈。
索尼跪道:“启禀皇上,摄政王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眼下,剃发、易服、圈地、投充、逃人以及屠城已成为我大清六大弊政,不可不治呐!汉人自黄帝时代以来,受到儒家和孝道的影响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剃发于汉人而言就是欺师灭祖、精神阉割的行为,事关气节,是可忍,孰不可忍?皇上,若强行颁布剃发令,将引起民愤,后患无穷呐!为了我大清的万世基业,剃发令万万不可啊!”
鳌拜跟着跪拜道:“皇上,臣复议。皇上,老臣也听说,汉人虽然投降,但拒绝剃发易服者比比皆是。像市井里流传比较广的不肯剃发、饿死在庙中的降将张春;还有个叫陈遘的人逃入深山,与家人断绝往来;我著名诗人屈大均削发为僧。比比皆是,不胜枚举。”鳌拜复议道。
多尔衮走上殿前,严厉斥责道:“我大清剃发易服由来已久,皇父努尔哈赤率领军队攻占了辽阳,随后就颁布了剃发令,虽然引起辽阳军民反抗斗争,数万人投进了鸭绿江死去,但最终辽阳彻底臣服我女真。皇兄皇太极打败朝鲜人的时候,随即命令朝鲜人剃发易服,范围越来越大,最后朝鲜彻底臣服。我大清虎狼之师席卷大明、打败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山海关,当即在关内就下发剃头令,有多少人阻挡?我亲率大军占领通州,颁发了剃头令,不出十日即见成效,大明官僚更是以此作为臣服我大清的第一步。清军占领江南地区,又一次推行“剃发易服”,虽然民众揭竿而起。但我军在常熟城,杀害了不下五千人,并掳走了数千人,顺服他们。在福山塘,不服剃发令者全乡屠城,最后移民以繁衍生息。“嘉定三屠”虽有三万多人被害,可江南顽固不化者彻底清除。而那些自己征服的和投靠自己的明朝人,主动接受剃发易服者更是不胜枚举。征服一片土地容易,难的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心服口服!我通过颁发剃发令,一来可以知道投降者是否真心投靠自己,二来可以击垮汉人原本的民族自尊心。试问这样做,有何不可?”
“摄政王,你剃发:《剃发令》:要求全国民众一律剃成满族式的发型,即脑后留着铜钱大小的一块头发,编成一根细细的辫子,以可穿过铜钱口为标准,这种金钱鼠尾的小辫子有几个汉人心甘情愿?女人、小孩、和尚、道士不用剃发,你这样做,大清每攻下一座城池,有多少人成为流民,四散逃跑,逃离海外者越来越多,常年战争已是人口凋敝,剃发令岂不耽误大清帝国的生产劳作?这不是在慢慢酝酿一场*吗?”索尼摊开手掌,望着多尔衮义正严辞道。
多尔衮望望孝庄皇后和顺治皇帝福临,笑道:“皇上,熟读华夏经典史籍,岂不闻汉人自古有吴泰伯千里奔荆,纹身断发?汉人老祖宗自古主动学习蛮人的装束。索大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也把胡人的连裆裤学来了,如今的剃发令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让他们适应而已!汉人男子的古代发式,在生活中根本不方便,洗头扎发更是很麻烦,见过汉人宽袍大袖的衣服,你就可以想象那些衣服对农耕、捕猎等劳务有多不方便!本王颁布剃发令和易服令,大明旧官僚也喜欢我女真人轻装旗袍,故而从善如流,如何不合理?怎样耽误农耕生产?!”
“你!”索尼欲言又止,细想摄政王多尔衮分析的也有道理,于是不再谏言。
“皇父摄政王所言极是!剃发令、易服令照旧执行!”福临心里虽然不舒服,但还是顺应时势,肯定了多尔衮的剃发法令。
退朝后,多尔衮回到府上,刚坐下没喘两口气就拍桌、气急败坏道:“自从我娶了孝庄皇后,皇上册封我为皇父摄政王后,这个索尼、鳌拜真是处处和我作对!今天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找个时间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他们,不然这两货还翻了天了!”
“报!启禀摄政王,江阴降清后,知县方亨继任,循例颁发剃发令,
江阴市民请愿留发留衣冠,方亨破口大骂,众人大怒,引起骚乱,现在愈演愈烈,江阴军民在誓死抵抗,如今愈演愈烈,多铎将军也难以解决,特命末将送来书信!”一个将军一路小跑过来禀报江阴军情,并呈上一封多铎将军的亲笔书信,多尔衮打开书信,江阴军民反抗剃发令的回忆大幕瞬间拉开:
江阴降清后,知县方亨继任,循例颁发剃发令,江阴市民请愿留发留衣冠,方亨破口大骂:“崇祯都吊死煤山,朱由崧都被凌迟处死了,大明忘了,你们还留着一头长发干嘛?”
众人大怒,指着方亨鼻子大骂道:“好你个方县令,你身为大明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搞得人模狗样的,却来做鞑子的狗官,如今还帮着鞑子来铲除我们老祖宗的古训,你不知道羞耻吗?”
方亨羞愧不已,摇摇头,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暂停所议!你们真是顽固不化!明日本县令召集众乡绅、百姓会于文庙,在圣贤大儒面前再议!”
第二日,淮阴县一众乡绅、百姓会于文庙,一位八十多岁、德高望重的老乡绅拄着拐杖,在两个仆人搀扶下,走到方亨面前问道:“方知县,现在江阴已经完全归顺大清,我们应该没有什么事了吧?怎么还听说大家都在嚷着闹着剃发呢?”
方亨道:“老太祖,怎么惊动您老人家了?唉……归顺是归顺了,可国有国法,只剩下剃发了。”
那些乡绅赶紧凑到那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后,面色凝重地问道:“发可不剃吗?”
方亨道:“唉!这是满清律法,不可违背!非我之力所能为!大家还是剃发吧,留发不留头啊!”说罢就回衙了。
众多乡绅带着家丁、仆人开始一阵骚动,许用等人聚集不去剃发,在明伦堂一起跪拜、共同立誓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我中国男儿岂可失身!大明中兴!”大家形成一支反清义兵在大街上高喊着口号,加入反清义兵的人越来越多。
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法令下达之日,必须全部剃发,原则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而且要求各族人民都统一穿满族服饰。方县令叫负责文案的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把笔扔到地上说:“去他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老子不写了!就死也罢!”说着,摘下官帽、脱下官服走上大街,加入乡绅的反清队伍。
方亨县令的书吏投笔反清的消息很快传遍江阴城,立刻鼎沸起来。方亨见士民不从,立刻写好一封书信令人加快马加鞭送给常州知府宗灏,报告常州府请上司派兵支援,书信上写:“知府大人见启,如今江阴百姓拒绝剃发易服,聚众骚乱,形势日急,望大人火速派兵过来清剿顽民,多杀树威!以保江阴安宁!”
方亨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封密信被义民搜获,于是江阴义兵第二日冲进方亨县令府上,杀了方县令家丁,抓住方亨,斩杀清差,推陈明遇为首,打着“大明中兴”的旗号,江阴义民正式开始反清复国。
江阴百姓起义的消息传开后,常州知府宗灏派兵丁三百人赶来镇压,被江阴义民全歼灭秦望山下,陈明遇等人更是信心倍增,义兵士气高昂。江阴军民在陈明遇的带领下又多次打退小股清寇的进攻,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作战指挥大营。
伪清贝勒博洛命令刘良佐道:“刘将军,我给你十万兵马,一个月内给我剿灭江阴反民!”
“末将遵命!”说罢,刘良佐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赶到江阴城下,将江阴城重重包围。刘良佐先写了一封招降书,命人从东城外射进。江阴军民看了刘良佐的招降书,大家一起开会讨论是否降清,一番公议后,回书拒绝。
刘良佐见劝降无效,怒道:“这帮刁民,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攻城!”没想到刘良佐两番攻城不下,攻城士兵都被江阴城楼上的巨石、滚木砸的头破血流,被城楼上的箭矢射伤的不计其数,一片哀嚎,士气涣散。
眼看攻城不利,刘良佐便下令道:“四处捕杀城外义兵,断绝江阴城内军民物资、粮草外援,给老子活活饿死他们!看你丫的还能猖狂多久?”
伪清贝勒博洛见刘良佐一连两日没动静,怀疑他是不是有谋反之意,遂写了书信催促刘良佐攻城,并派了监军过来督战。江阴城防御体系严密,像一个铁打的水桶,刘良佐提马走到大军前,挥刀大叫:“放箭!”顷刻之间,清军一齐放箭,江阴城上箭如雨注,城上的人一手拿锅盖遮蔽,一手接箭,每天能得到箭三、四十万支箭。可惜江阴义兵毕竟是一群普通百姓,没有经过专业严格的军事训练,江阴城的形势也日益严峻,陈明遇虽忠肝义胆带领江阴百姓打
第七十六章 江阴平乱-->>(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