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甲申之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话说皇太极因病去逝,大清国不能群龙无首,一边举国哀悼,一边通知征伐大明的多尔衮回盛京。

    多尔衮来到三官庙,道:“各位皇叔、兄弟,按照女真推举制原则,就能力、威望、地位与实力而言,我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第14子最应被推举为继承人。大家可有意见?”

    索尼与图赖才坚决主张必面一直陷入混乱。

    两黄旗八大臣中的索尼笑道:“自古子承父业,今天大清的雄兵伟业都是皇太极10多年来带领我等打下来的。理应由皇太极的儿子继位,皇长子豪格文武双全,是最合适的人选。”

    图赖站到索尼身后道:“臣附议!”三官庙的空气顿时凝重起来,大家沉默了一会儿。

    突然鳌拜走出来道:“我支持索大人,应立皇子继位。”

    多尔衮厉声叱责道:“你还没有资格说话!”

    阿济格提议道:“多尔衮成功指挥过大凌河之战、锦州之战、察哈尔之战等战役,战功显赫,你们在场的哪一位不服?眼下大明未灭,农民军李自成、张献忠也不可小觑,吴三桂顽固抵抗,大清亟需多尔衮!”

    多铎站到阿济格身后,道:“臣附议!”

    多尔衮看看左右形势,没有回答。因为多尔衮知道全副武装的两黄旗精兵已经把皇城围得铁桶一般,崇政殿四周也被围得水泄不通。这些皇太极的旧部随时可能对他和弟弟多铎动手。

    多铎见多尔衮犹豫不决,便走上前:“你若不愿意,就立我为帝。我的名字是在太祖遗诏里的。”

    多尔衮迅即反驳道:“太祖遗诏里也提到了豪格,不只是你一个。”多尔衮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没有办法消灭豪格,那就在反驳多铎的同时,也把豪格排除出候选人之列。

    多铎望望身边的代善,提议道:“既然如此,就以立长原则,立代善为继承人。”

    代善却说:“多尔衮16岁便随皇太极征蒙古有功,被赐号-墨勒根戴青,征伐蒙古察哈尔部、征朝鲜、征大明,屡立奇功。如果多尔衮同意继位,当然是国家之福。如果他不愿意,就应该立皇子。豪格是皇长子,应该立他。”

    豪格站起来拒绝道:“论贤德,我远不及代善;论战功,我远不及多爾袞。德不配位,我不敢担当大任。”说罢,豪格离开了会场。

    这时,拥戴皇子的两黄旗大臣们佩剑上前,图赖说:“我们这些人食于帝,衣于帝,皇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皇帝的儿子,我们宁愿跟随皇帝于地下。”见此情形,代善也起身离去,留在会场中的多铎也不再讲话。

    索尼理理衣冠,望着多尔衮直截了当道:“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这时,多尔衮当机立断地表态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现在,豪格既然没有这个意思,那就应该立皇九子福临为帝。他年纪小,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等他成年之后,我们即行归政。这样,你们没有意见吧?”

    “好,我支持!”“立福临可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多尔衮的提议,显然满足了多数人的意愿,立即获得通过。

    1643年,福临即皇帝位,两位辅政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当众发誓要秉公辅佐皇帝,二人遂当众起誓:“若妄自尊大,漠视兄弟,不从众议,每事行私,以恩仇为轻重,则天诛地灭,令短折而死”。后来多尔衮通过多方斡旋,渐渐排挤出济尔哈朗,独掌大权,掌管两黄旗。

    多尔衮出征大明前夕,颁布一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经查豪格贝勒犯逆悖乱,贬为庶人,旗下的七个牛录尽归两黄旗!钦此!”

    “臣领旨谢恩!”豪格被贬后,几位忠实于豪格的部下也相继被杀。

    多铎作为多尔衮的胞弟,一直受到多尔衮的重用。逍遥子刘戍派去大清卧底的义碧芙当时正在多铎麾下,因为义碧芙协助多铎对蒙古苏尼特部作战时建立奇功,备受多铎赏识。

    有一次多铎觐见多尔衮,就推荐道:“哥,我麾下有一奇异方士义碧芙,她以天山玉骨萤火虫为药引,练育出身体油绿、眼睛火红的蛊蛇小五。她们过去就住在京城岭南道第6号胡同,我想把她推荐给你,厉害着呢!”

    “喔?有多厉害?”多尔衮好奇地看着多铎问道。

    多铎迫不及待道:“我上次参与了作战规模宏大的锦州之战,击败了洪承畴的十三万大军,就幸亏有她的蛊蛇去洪承畴大军的水源施毒,咬死无数敌方主帅,吴三桂前来救援也中了我的伏兵,险些丢掉性命。哥,你是不知道,当时那些死者面目发青,瞳孔缩小,头顶有血色的萤火虫萦绕,小腿部或脚跟部有蛇咬过的尖尖的齿印,伤口周围都有大量紫斑,起水泡,有黑紫色浆状血液由伤口渗出,皮肤或皮下组织溃烂、坏死,七窍出血;惨不忍睹,连军医看了后都莫名其妙。”

    “多铎你还年轻,好多事情你还不懂,这种江湖邪术不见为好!你以后也最好远离,免得他日遭其反咬一口!我约了代善哥哥一起打猎,先走了!”说罢,多尔衮拍拍多铎肩膀离开了。

    多铎也没多在意,依然故技重施,找来义碧芙道:“碧芙,你让小五连夜攻击明军松山守将夏承德巡抚邱民仰,待他们中毒求饶后,令他们在半夜时分放清军入城。”

    “喳!”义碧芙得令连夜去办。

    第二日,多铎拿着捷报跑去告诉多尔衮处请功,“哥,我军昨夜拿下松山,兵不血刃,还俘获了明军主帅洪承畴。哈哈哈……”

    “可喜可贺!你是愈战愈勇了!”多尔衮欣慰地笑道。

    “哥,我这次来是想帮义碧芙请功的。哥,她是人才啊!我们大清一向唯才是举,不是嘛?哥,你需要她!”多铎再次推荐。

    “又是这个江湖术士?那好吧,明天你带她过来见我,我看看此人。我要去见吴三桂的亲信,你随我一起过去吧。”说罢,多尔衮带着多铎去行军大营了。

    “摄政王,我家将军说既然摄政王答应之前皇太极许诺的封赐,这次他举兵和清兵联合,在九门口一带伏击李自成的大军。”吴三桂的亲信道。

    “为什么偏偏选择在九门口这个地方?”多铎疑惑道。

    “呵呵,将军有所不知,九门口又名一片石,此地山口呈葫芦状,口小肚子大,进关后15公里以内,两侧都是高山耸立,形成天然屏障。进入关内的通道,除了山海关以外,就是九门口了,尽管位置有点偏僻,但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我们把李自成的大军引至此处,定叫他插翅难逃!”那人笑道。

    “好!一言为定!”多尔衮拍案而起道。

    多尔衮送走吴三桂的亲信后,多铎好奇地问道:“哥,这个吴三桂之前一直是头犟驴,怎么这次答应投降了?会不会有诈?”

    “吴三桂是聪明人,之前皇太极就许诺过他,只要打开山海关,就给他加官晋爵、赏赐封地。他听说自己父亲被杀,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心头更是火冒三丈。哈哈哈……”多尔衮笑道。

    “冲冠一怒为红颜?”多铎好奇道。

    “吴三桂还谈什么江山美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眼看大明灭亡,李自成夺了京城,他也成为强弩之末,没有希望了。呵呵,他是聪明人,他知道大明气数已尽,只是提前撒把棺材土罢了!”多尔衮笑道。

    “摄政王高见!早知如此,我就不必派人游说他的好兄弟尚可喜、耿仲明了。”多铎佩服道。

    “哈哈哈……走!哥俩喝酒去!”说罢,多尔衮拍拍多铎肩膀,一起喝酒去了。

    李自成军中纷纷传言吴三桂投诚的消息,城中百姓知道大战在即、四下逃离。寝宫中,陈圆圆对着李自成哭诉道:“呜呜呜……都是臣妾害了大王!想必那日悟觉大师说的都是真的,臣妾就是红颜祸水!”说罢,陈圆圆举起一把剪刀就要自杀,被丫鬟拉住,李自成得知消息,赶紧回到寝宫下令道:“收掉所有尖锐之物!”遂抱着陈圆圆安慰道:“爱妃切莫做傻事,本王还有十万大军在手,明天我就带兵去灭了那个吴三桂寡廉鲜耻,卖国求荣的吴三桂和那帮青衣鞑子!”

    “大王,臣妾只想和大王厮守终身,其它的莫敢奢望。大王,不如我们收拾行李回陕西老家过清平日子吧,不要这样打打杀杀了。我不想为你唱那首《霸王别姬》,呜呜呜……”

    “爱妃,放心!明天你就静静呆在寝宫等我好消息吧。我的十万大军可是一路北伐过来的,那可不是吃素的!”李自成抱着陈圆圆自信满满道。

    第二天,李自成带领牛金星和刘宗敏率军进攻山海关,瞅瞅军中,看见蝠妖不在,便惊讶道:“牛掰,敏弟,大神哪去了?”

    “大王,大神昨天收到飞鸽传书,说去找一个叫何清风的老友了。”牛金星回道。

    “唉,他是不看好我啊。还好,刘戍将军还在,我有三头大牛,何愁鞑子不灭?哈哈哈……”李自成望望逍遥子刘戍笑道。

    “大王,过奖了。”刘戍抱拳道。

    多尔衮和吴三桂早已商量好,吴三桂和李自成激战不久就佯装退守九门口,李自成挥师直追,当进入葫芦口时,多尔衮早已备好的巨石、油壶从九门口两边高山纷纷滚下,因为葫芦口地形狭小,李自成大军被砸死砸伤无数,人仰马翻,互相踩踏致死者无数,溃不成军。

    “预备!放箭!”多铎大军见混乱踩踏的李自成军先是几番箭阵,箭头绑上点燃的麻布,剑如雨下,瞬间葫芦口陷入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火势蔓延,李自成军损兵折将,伤亡惨重,陷入一片哀嚎。随后,多铎率军掩杀过去,李自成军死伤大半,狼狈不堪,无奈退回北京城。

    “大王,刘戍将军带领他的部下都投降了,我军现在已经不足三万人。北京城恐怕

第六十三章 甲申之变-->>(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