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是唐代著名的紫薇八卦舞,据说失传已久。奇怪了,这些道士竟然还都会跳这支舞呢。看来这青城山真是卧虎藏龙,不简单啊!”梅坞琴主诧异道。
“呵呵,莲儿,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表示完全可以理解。”白衣书生笑着握着梅坞琴主的手笑道。
“听无名祖师爷说过,青城山的洞经音乐是道教音乐的另一支流派,玄妙绝伦,可比天籁,今日亲耳所听,果然名不虚传!洞经音乐是正一教火居道士在汉族民间禳灾祈福时必备的仪轨活动,也是青城山道友平时自娱自乐、消遣时光的一项高雅艺术。”右臂目不转睛地看着舞蹈,听着歌曲,娓娓道来。
“哇!原来这青城山的歌舞这么有来头!这群道士,真牛掰!”白衣书生竖起大拇指赞道。
又一曲《品味成都》表演完毕后,那个白胡子老道放下手里的小木棍,走过来笑道:“你好,朋友,请问几位过来青城山找哪位呢?看贫道能不能帮上忙。”
“谢谢!我们过来青城山找余万全道长。请问,您知道他在哪里吗?”红缨向前迈了一步,迫不及待地说。
“贫道正是!呵呵,请问几位找我有何贵干?”余道长笑呵呵道。
“道长,您好!我是武当山的道友右臂,我祖师爷是无名,想必您也认识他老人家。”右臂赶紧补充道。
“喔,原来你是无名的徒孙,有缘有缘!无名前辈他老人家现在还好吗?你们这次过来青城山找我有什么事吗?但说无妨。”余道长认真地看着右臂道。
“道长,我祖师爷已经仙逝了。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青城山一部诗仙剑神秘籍,不知道您有没有见过这部秘籍?”右臂笑道。
“呵呵,这部秘籍曾经是收藏在青城山上清宫里,后来被我师傅张羽爵传给俗家弟子金鳞子了。”余道长笑道。
“喔?请问道长,这金鳞子又是何人?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他?还请道长明示!”右臂大吃一惊道。
“右臂,你看那边,那边山下那个寺庙叫“普照寺”,寺中唯一的俗家僧人金鳞子就住在那里,他也是普照寺中唯一的僧人。”余道长顺手指向南边的山麓的一座小庙。
“谢谢道长指点!我们走!”右臂一边鞠躬拜谢余道长,一边拉着红缨准备下山。
“诸位且慢!贫道听师傅提过那金鳞子,据说他是鱼凫国的王子,鱼凫国灭亡后他被他母后寄居在千年冰种中,二十年前才破冰而出,顺水流到下游的都江堰,被我师傅救起。我师傅见金鳞子骨骼清奇,天生就是练武的好材料,心疼他是那么小就是孤儿,于是决定抚养他,并传授他武艺。后来,金鳞子渐渐长大,他自身的神力日益显现,他天生的御水术可呼风唤雨,可翻江倒海,技惊四座;后来师傅也没有什么可教他的了,就送他一部诗仙剑神秘籍,让他自己去普照寺参透。再后来,据乡民传说金鳞子还擅长人面风水术和天罡决,常为乡民算卦预言、躲避灾祸、化险为夷;他的天罡决更是整个天府州内的武学神技,四野八乡传的是沸沸扬扬!奸邪之人不敢近之,常年庇佑青城山一方水土!论辈分,这金鳞子算是我小师弟,可他这人像个小孩子,脾气古怪多变,有严重的洁癖,不食人间烟火,我也琢磨不透。你们切记不可欺骗他或开他玩笑,否则他就与你彻底绝交。”余万全慢慢说道,大家听得目瞪口呆。
“道长,不食人间烟火,有时也老死不相往来,莫非这金鳞子是一条鱼仙?”白衣书生惊叹道。
“呵呵,什么鱼仙啊?他也是人,和你我一样;不过他是鱼凫国的王子,天生带有一些仙器和神力。”余道长捋捋胡须笑道。
“知道了,谢谢道长指点!”右臂说着,带着大家拜别了余万全,下山赶往普照寺。
右臂一行匆匆忙忙赶往普照寺,眼前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寺庙让大家很吃惊,寺门开着,白衣书生先跑过去探头望进去看,转身摇摇头示意“里面无人”。右臂只好带着大家蹲坐在普照寺门口等金鳞子回来,心想“这堂堂鱼凫国的王子愿意蜗居在这间小庙?他怎么想的?”
右臂正寻思着,突然眼前一个二十出头的五官秀气、身材高瘦的年轻人,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眨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问道:“你们好,请问你们找哪位?”
“你好,我们来找金鳞子的。你是?”右臂看着他疑惑地问道。
“我就是金鳞子!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你们也是想跟我学法术的?”金鳞子摆摆手拒绝道,“我是从不收徒弟的。我的那些法术是天赋使然,别人也学不会。”。
右臂听了一惊,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金鳞子,发现他和香草谷江蓠、江菏二人一样,都扎着鱼凫图腾样的辫子、穿着兰色麻布衣服和绣着绿色流水图案的木屐,兰色衣服上绣着两条首尾相连的鱼。更奇怪的是,金鳞子左手拿着一朵形似薝蔔、清香如梅的六瓣红栀子花;他右手拿着一块青铜色阴阳镜,那块阴阳镜奇幻莫测,忽黑忽白,玄光阵阵,让右臂一行觉得眼前这位金鳞子愈加神秘莫测,右臂心想:“不知道那部诗仙剑神秘籍是否还在金鳞子手里,不知道能不能从他手中顺利要到这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