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不停跳搭桥(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管直径只有两毫米,要在显微镜下、在依然蠕动的心脏和血管上搭桥,医生的心理素质稍微差点,手稍微颤抖一点,手术就可能失败。这个手术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好,但是给医生的心理素质和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定心脏,确定了三个点的搭桥位置之后,头戴显微镜、手执尖细血管缝合针的夏海秋从助手手中接过刚才自己从患者胸部取下的一截乳内动脉,开始手术中最关键的搭桥一步。

    刘芳菲和另外一位医生取的是腿上的大隐静脉,制备好后作缝合,也用了一些时间。刘芳菲医生也不是心甘情愿做这个助手的,她本来应该是名义上的主刀,齐日升做完手术后这个成绩是要记在她头上的,而且极有可能扬名立万,她也想通过这个手术实践一下不停跳搭桥手术,亲自缝合一下,看和停跳有什么不同,说不定一实践,技术上会有一个升华,夏海秋这一做,就没有她的机会了。但是,既然院里硬派她做助手了,她也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近距离看一下,绝对和监控室显示器上的效果不一样。所以,她还是很认真的和助手一起,制备下了两根大隐静脉血管,供夏海秋使用。

    夏海秋做这个手术,把握性实际上也不是很大,说严重些,是硬着头皮做的。他做过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也给做心脏不停跳手术的医生做过助手,算是有感性认识,对步骤熟悉。对体外循环搭桥术,夏海秋自认还是很熟练的,因而自信也能做好不停跳搭桥手术。他感觉不停跳搭桥使用心脏固定器后和体外循环也差不了多少,手术医生缝合的技术比起体外循环差别不是很大,做起来应该是顺利的。

    但是,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看人家手术很轻松,那都经过千锤百炼的,同时还有点天生的因素在内,就好比歌星影星,不是谁都能练出来的,人比人,气死人,人家天生一副好嗓子,好容貌,那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没有先天的条件,后天再努力也不顶用。

    夏海秋的技术说来还行,就是心理素质差点,领导和同行的观摩,电视台报社的新闻采访给他了一些压力,从未在蠕动的心脏和血管上下过针的经历也让他有点提心吊胆,搭接第一根血管桥的一端的时候还可以,连接心脏一端的时候看着蠕动的心脏就有点眼晕,手上也有点颤抖,手中的针几下缝不到位置上,心里一急,眼睛就有些模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