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成大事者,无一不惜时如金。《淮南子》云:“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意即并不看重很大的一块宝玉,而却非常重视每一寸光阴。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霍勒斯曾说过:“假如每天有15分钟时间读书,那么一年以后就可以感觉到它的结果。”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愛略特说:“人能养成每天读十分钟的习惯,则二十年后,他的知识程度,必前后判若两人;只要他所读的都是好的东西。所谓好的东西者,即是经大众所公认的世界名著,不管是、诗歌、历史、传记、或其他种种。”英国数学家科尔,1903年因攻克一道200年无人攻破的数学难题而轰动世界,而他是用了近三年的星期天来完成的。
毛泽东读书有
“四多”的习惯,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如果不爱书,如果不是挤时间读书,又何以谈得上
“四多”'呢?鲁迅更是惜时如金,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有人说鲁迅是天才,他回答说:“我哪里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作了”。
鲁迅成名以后,忙到用分秒来安排工作。外人认为,他不可能有时间学习了,但他仍然用
“望崦嵫(太阳落山的地方)而勿迫,恐鹈鹕(早晨鸣叫的水鸟)之先鸣”来自勉,拼命地挤时间读书学习,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
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胡适说过,要考察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女人;第三,看他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
记得我读初中时,兄长为了督促我读书,在我的卧室楼上用木板围一块大约三平方米面积的地方,放一张小桌和一把椅子做我的书房。
我上楼后就把梯子搬走,逼着我读书。记得有一年从农历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的,而我却天天如此在楼上读书。
有时街道上欢庆的锣鼓喧天,我还是在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苦是苦点,但我读书大有长进,各门功课都得
“5分”的优秀成绩(当时执行的是
“5分制”)。至今我还念念不忘。我认为,对平常想读书却总也抽不出时间的爱书人来说,新春佳节还是读书的大好时机。
“一年之际在于春”。如果能够利用正月时节这段时间,潜心读几本好书,一来对买而未读的图书有了一个交待,二来还补了无暇读书这一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选择什么最佳时间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有空闲都可以读书。读书人树立这个观点是第一重要的,不必要特别去讲究读书的时间,关键是读书要有一种执著和意志力,明白了这一点,时间到处存在。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条件允许,便可以拿起一本书,尽情地读。人若有志,何患无时?
人生就是奋斗,要像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那样
“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时间相对是紧张了一些。
但是每天挤出一些时间读书总还是可以的。要求手不释卷可能不太现实,一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总还是有的。
读书时间,关键靠
“挤”。只要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鲁迅先生说的:“
时间-->>(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