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支部书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满了遐想。

    支书撵走了有些不开眼的婆娘,问话道:“东娃,你平时学习任务重,回不了家,大伯明白,前程要紧嘛。可今年过年都不会来,就说不过去咧!好歹这里是你的家,要常回家看看。”

    “大伯,不是俺跟乡党们生分,确实过年的时候情况特殊。你知道,俺是插班生,今年夏天毕业考试,要是不考进前八十名,就不能再上高二咧,俺底子太差,只有笨鸟先飞,加班加点拼命学,所以过年也没有没赶回来,就是怕耽搁学习。”赵兴东诚恳的解释道。

    支书也没有继续追究赵兴东不顾乡情的必要,就坡下驴道:“幸好你现在也是真正的高中生咧,你父母酒泉之下,也能闭眼咧。娃呀,好好学,争取明年给咱村放个卫星,也考上个中专、大学啥的。大伯到时候给你摆席,美美的庆祝一下。”

    赵兴东听着这话里嘲讽的意思明显更多,心里不由暗骂,这个老不死的老党棍,嘴里却谦恭的说道:“大伯,俺会努力学的,你放心。不过考上学这种事,俺也不抱啥希望,咱县今年拢共才考上三个,就俺这水平,不做那个梦咧。俺就想拿个高中文聘,以后的出路兴许多一些。”

    支书听赵兴东说的实在,也没有好高骛远的张狂,心想,这大头娃,也是个明白人,在农村有个高中毕业证,那也算是人才。要赶上部队招兵、工厂招临时工、学校招民办教师、公社招帮忙的临时人员等等这些事,优势还是蛮大的。就连找媳妇,男方要是个高中生,女方的彩礼都会少要一些。想到这里,支书心里涌出文革前的一句口号来:知识就是财富。

    支书在想什么,赵兴东哪里知道,他这时拿起放在桌上的布兜,从里面取出一节一节的电池,一边往桌上放,一边说:“大伯,这次回来,俺也没带啥东西,想着话匣子要用电池,咱村又没有卖电池的,就给大伯带了几节回来,也不知道中不中大伯的意。”

    看到崭新的电池一个个立在桌上,支书眯着的眼睛里都是笑意,嘴里说道:“东娃,你这是闹啥了吗!跟大伯还这么见外,这电池好啊,话匣子没电池,可不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吗?”说完拿起一节电池,把玩起来。

    原来自从赵兴东送了收音机给支书后,他是爱的不得了,连蹲茅房都带着听,可听的多,电池也就费的快,老婆子心疼钱,整天嘟囔他买电池是巨大的浪费。虽说家里是自己说了算,该买还是买,可架不住老婆整天念叨,扰的人心烦。今天赵兴东送了八节电池,正是瞌睡寻枕头,对了他的心思。

    赵兴东见支书高兴,知道买对了东西,说道:“大伯,要不咱把新电池换上试试?”尽管现在用的电池都已经漏水、青、变软了,早该换了,但支书毕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他懂得必要的矜持,是保持体面必不可少的方法。于是忍住内心的冲动,放下手中的电池,然后说道:“不急,不急,话匣子里的电池也才换了没几天。噢,对了,东娃,你这次回来有啥事要伯帮忙?有的话,尽管开口。”

    显然支书很懂得“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古训,再说八节电池应该是七毛二分钱,虽说比起上次赵兴东送的礼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农村也是一份不轻的礼,**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个大头娃肯定是想求自己办啥事。所以支书有此一问。

    显然赵兴东很懂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古训,再说支书本来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因此才挖空心思送了这么一份礼。而且支书很遵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老话,从赵兴东上次改年龄,就可以看到支书收礼后,事情办的是多么的尽善尽美。所以赵兴东也不客气,直接说起来。

    “大伯,俺这次回来除了给俺娘上个坟,再就是找您老商量一下,十一月给俺娘过周年的事,这就剩两个多月了,得您帮俺拿个主意。”

    支书还担心赵兴东提什么难办的事情,通常要是他觉得办不了的事,还就真会把礼给人退回去。每当退礼的时候,支书的婆娘总是舍不得,??嗦嗦的说一大堆,不过最终抵不过自己男人的一身正气,支书总说:“这是我们**员最起码的觉悟!”正因为这点,支书的名声还相当好,每年都被大伙评为优秀**员。

    有些无聊的群众给干部们分了四个等级,第一等,收礼、不办事。这类干部往往民愤极大。第二等,不收礼、也不办事。这类干部也非常招人恨,用群众的话来讲,你这叫占着茅坑不拉屎。第三等,收礼、办事。这类干部在群众心目中,通常都是那种从谏如流、平易近人的形象。第四等,不收礼、还办事。不过这类干部据说文革前还有,文革后很难见到了。

    支书一听是大头

第五十七章 支部书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