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国家大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人渣无弹窗 众人拾柴火焰高,还不到中午,林家屋里屋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李素英张罗着做饭,高氏给打下手,林梅去温书了,林强、赵兴东则坐到屋里说话。

    “林叔,搬了新家,那还置办些家具不?”赵兴东坐下问道。

    林强点了只烟,吸了一口,才说道:“是要打些新家具,这不你姨她下午就去找木匠,商量这事。”

    赵兴东听了这话,留了心眼记下,一直想报答林强一家的恩德,也许这次搬家是个机会。大头心里装着卖油的事,忍不住就径直问起来:“叔,党中央现在把经济工作当做中心工作,这个政策会不会反复呀。”

    “你咋这样问呢?”林强反问道。

    赵兴东考虑了一下措词,小心翼翼的说道:“现在很多人满嘴还叫着阶级斗争,说是千万不能丢下阶级斗争,还说什么,千难万难阶级斗争一抓都不难!前一阵儿,听说县里鼓励各乡开办自由市场,可农民都怕割资本主义尾巴,没人敢去摆摊。所以,俺看这中央的政策,好像并没有深入人心呐,大家都担心政策有变呢。”

    “哼,那些满嘴阶级斗争的家伙,要么是一天闲的没事干,要么是别有用心。”说到这里,林强感觉不方便对赵兴东深入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就转移话题问道:“兴东,那你说国家为什么要改变工作中心,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呢?”

    “国家大事俺说不清楚,俺只知道,抓阶级斗争,把俺老实巴交的爹,一个教书先生抓死了;抓的俺那些同学吃不饱肚子;抓的俺们这些学生,连每人一套书都没有。俺看,这阶级斗争也不是一抓就灵的!”

    “兴东呀,你说的都是实话,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说的好啊!其实我们国家,要是还搞原先那一套,可能就要崩溃了。哎……”林强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的说道。

    赵兴东只知道,阶级斗争搞得大家生活很苦,可不明白为何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也会因此崩溃,看着满是神伤的林叔,不知该说什么。

    看到一脸疑惑的赵兴东,林强觉得有必要好好指点一下这个令他喜爱的子侄。“兴东,你说说看,构成咱们国家的基本力量都是什么?”看赵兴东不知如何回答,林强自顾自说起来:“构成咱们中国的基本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

    林强顿了一下,看到赵兴东点头,表示理解了,才继续说道:“先说工人吧,文化大革命以来,工厂都停工停产闹革命,工业产品严重匮乏,买个什么东西都要票,可就是有票,也不见得能买到货。可以讲,现在我们的工业水平,比五十年代还低!这就是抓阶级斗争抓的结果啊!”

    看到赵兴东似懂非懂的点着头,林强安慰道:“这工厂,要不都在大城市,要不都在矿区,咱们县里没啥像样的工厂,你不明白不奇怪。那再说农民吧,你生活在农村,应该能亲眼看到,现在农民的日子有多苦。”

    赵兴东接过话道:“就是,一年到头也吃不饱!过年谁家能吃碗细粮擀的面,都把别人眼馋死了。俺学校看门老汉说:现在农村比解放前还不如,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话听得林强一激灵,公安局长的政治警觉性还是有的,忙止住赵兴东的话头,训斥道:“兴东,这话不敢乱说,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回头劝劝看门老汉,管好自己的嘴,别惹麻烦!”

    赵兴东看着林强一脸的严肃,心里也是一沉,寻思道:这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自己的爹不就是祸从口出,最后死于非命吗,自己咋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呢?不过内心对林强的谨慎钦佩起来,林叔还真是当官的材料。

    林强批评完了赵兴东,内心一琢磨:这老汉说的话,还真是那么回事。解放时,林强已经过十岁了,当然记事了,那时的农民过的日子和现在相比,区别真是不大。林强也没兴趣抓捕老汉,文革结束后,社会上的思想很乱,各种思潮都在涌动,说怪话、说实话、说假话的都有,只要不在大范围内宣传,公安机关倒也懒得理会。

    等林强看到赵兴东崇敬的眼神,谈兴又被勾起,继续说道:“文革中,咱们解放军,也放松了军事训练,整天搞思想政治工作。说话、办事的风格都变成了教条主义那一套,军人应有的气质越来越少了。”因是军人出身,林强说到这里时,有些气愤。

    赵兴东搞不清军人应该是什么气质,但想想《水浒传》里那些好汉,总觉得自己见过的解放军,缺乏那种狠劲。

    看到林强不痛快,赵兴东赶紧岔开话题,问道:“叔,那知识分子呢?现在普遍是平了反,地位提高了可不少。”

    “哎……,文革中最惨的就是知识分子,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精英啊,整体沦为社会的底层,变成了三等公民,一个国家对知识不尊重,前途渺茫啊。幸好,现在逐步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不过十年的创伤,哪是一朝一夕可以复原的!”

    “林叔,按你这一说,文化大革命搞得以阶级斗争为纲那套,还真把国家弄得要崩溃了,工业是完全停顿,甚至倒退;农业是没有任何展,温饱都解决不了;军队是整天开会学习,不好好训练;知识分子全盘沦陷,咱们国家还真是到了危机的边缘。”

    “是啊,幸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调整了方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林强感慨了一翻,继续教育赵兴东道:“兴东啊,你以后要加强政治学习,要跟得上形势。刚才你问我,中央的政策还会不会反复,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吧。”

    “叔,听了你的一番教导,俺觉得思路开阔多了,国家现在搞经济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不搞实在不行了!要是还整阶级斗争那套,那是不得人心啊。所以中央的政策应该不会反复了吧。”

    “兴东,你的分析能力很强啊,确实如此。中央现在的决策,是在我们国家陷入低谷时,唯一能挽救中国的药方了,这叫大势所趋,这就是历史的潮流,是少数人无法阻挡的。”说到这里,林强喝了一口水,然后继续说道:“不过,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知道事物的展并非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式的,所以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曲折,并不会一帆风顺。很多人执迷于这些小的曲折,忽略了大势,那么他们一生的成就有限;而头脑清醒的人,总是跟紧大势,即便被小的挫折所羁绊,但仍然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最终这些人的成就,将会是惊人的!”

    林强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般,让赵兴东的大脑袋清晰起来。他想道:自己卖油的行为,符合中央搞活经济的政策,也是老百姓生活所需要的,这就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如果自己因为某些不确定因素,而放弃了这个事情,不正是陷于小圈子里,而忽视了大势吗?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想通了这点,赵兴东兴奋起来,对林强说道:“听叔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俺这两天一直有个困惑,今天算是解决了。”

    林强也觉得,就算清楚了现在的政策形势,也不应该让赵兴东这么兴奋,一定还有其它缘故,就问道:“哦,有啥难缠事情,说来听听。”

    这时李素英端着饭菜进了屋,打断了丈夫的话头,“先吃饭,吃完再说,看把你

第五十四章 国家大势-->>(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