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电壶、衣物等等,垃圾的有粗粮、《某主席语录》《某某某选集》等)如果他们知道赵兴东是孤儿的话,估计是打死也不会收这个毛巾被的。
晚上吃了饭,赵兴东也被安排了任务,第二天和大队人马一起接新娘。
第二天清早,天刚蒙蒙亮,贾家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全是2o来岁的棒小伙子,大家饱餐战饭后,纷纷骑上自己的自行车,跟着新郎出而去。新郎骑的是崭新的2·8永久自行车,车身擦的锃明瓦亮,车头上挂着一朵用红布做的花,作为头车、花车这辆永久是出足了风头。
几十人的队伍赶了一个多小时来到新娘所在的村子,这个村子明显穷很多,还有不少茅草搭的房子。众人停在一所贴着喜字的破旧院落之前,这时已经有人放起了鞭炮,院中的人早把大门顶上了,誓言没有几十个红包别想进门。贾柳沟的小伙子有不少放好自行车后,直接从低矮的院墙翻了进去,一场争夺院门的战斗就此打响,战斗中包着一毛钱的红包起了制关重要的作用,在连续使用了7、8个空包不起效果后,(本人亲眼见过有塞空红包的,还是几年前的事情,让俺也是大跌眼镜)婚礼总管只得拿出3个一角钱的红包扔了进去,心中不愤道,现在贾柳沟娶媳妇掏的红包是越来越多了,这新娘子村的穷汉、闲人只要见了新郎是贾柳沟的,哪个不使出浑身解数美美的敲上一笔,唉,自己这碗饭也越来越难吃了。
趁院子门口的人争抢一毛钱红包的机会,贾柳沟的小伙子们夺下了大门,把新郎等众人迎进了院内。可要想进堂屋那可困难多了,在使用了5个空包、8个一毛的、6个两毛的、3个5毛的、1个一元的红包之后,又在2o几个壮劳力猛烈的撞击下,快要坍塌的堂屋门终于被打开了,大家是一哄而进。
随后就是一些仪式,送上莲菜和猪肉啊(母子连心、离娘之肉的意思),叩拜祖先牌位,给长辈行礼,新郎吃鸡蛋等等,贾红梅的哥哥在大家的保护下,除了在吃鸡蛋时被酸的直翻白眼外,再倒没受其他罪,可能跟刚才大量的红包有关系,拿人家的手短嘛。
乱哄哄的忙乱之后,新郎骑上永久头车带着新娘,领着大队人马又浩浩荡荡的赶回贾柳沟。这回去的队伍可比来的时候大好多倍,新娘家的亲属、乡邻都跟着呢,这可是一次打牙祭的好机会啊。离村口老远就听见了“噼里啪啦”鞭炮齐鸣的声音,众人加快脚步进了贾家院落。院子里摆满了从四邻八舍借的桌椅板凳,前院后院都被被塞的满满的,院中众人正在耍公公婆婆,只见贾母手拿鞭子吆喝着贾红梅的父亲,做出赶驴状,不时引来大家阵阵欢笑。
新娘进了门,婚礼就马上准备开始了。各种仪式、礼节与作弄新人相结合,搞的是气氛热烈,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欢快的笑声不时响彻云霄。
结束了仪式就开席,总共16张桌子,一次流水能坐一百六、七十人,先招待新娘家来的人,然后是本村的乡邻,接着是新郎家的亲属,最后是新郎家答谢帮忙干活的人。赵兴东大概估算了一下,流水席足足开了5次,大约过8百人次吃了饭,看样子不少人为了这顿饭是饿了好几天,新娘一方有不少人都是吃了个两回,好多人是挺着肚子直着腰,慢慢走出的院门。赵兴东只能祝福这些人,不要还没到家就撑破了肚皮而倒下。想起自己村里老支书说过的话“农村过红白喜事,就是给乡亲们解解馋”,深以为然。
等晚上,村里的小伙子们又杀了回来,因为对他们而言,婚礼最**的篇章这时才开始,那就是“耍媳妇”。
**********************************************************************
作者语:王寡妇被扒下裤子,塞猪尾巴的故事,是本人多年前从一本杂志中所见,不能确定其真实性。强调一下,本书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