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的那一天,在集市中心站着,供人民群众参观景仰。虽然多数懒汉在尊严与生存之间放弃了尊严,但还是有两个不愿承受被万人指点、千人唾骂的压力。最终一个在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饥寒交迫死于家中,另一个在试图纵火烧毁贾有林房屋的时候,被柳万财领着民兵击毙。自此,贾柳沟大治。
所谓良性循环就是:越努力干活,粮食就越多,人就吃的饱,就越有力气干活。这就是贾柳沟现在的情况。其他村的就是恶性循环:不好好劳动,粮食少,吃不饱,更没力气劳动。当然贾柳沟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也和两位当家人公正无私的人品有极大关系,贾有林和柳万财处理问题从来是帮理不帮亲,一碗水交到他俩手中,绝对平平的,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全村上下没有不服气的。
听了贾红梅的介绍,赵兴东都生出了想见见两位村干部的念头,贾红梅看了出来,笑道:“看把你急的,明天我哥结婚,全村人差不多都要来,你肯定能见到俺村的两位能人。说不定有林叔还在我家呢。俺哥可是他的本家侄子。”
果然被贾红梅说中,贾有林还真在她家帮忙呢。赵兴东老远就看见一家院落里灯火通明,大门上的喜字也被映的放光,这贾柳沟能做到家家通电真了不起啊,赵兴东一边赞叹着,一边进了贾家的大门。停好自行车,只见满院子的人都在忙碌,红梅一边跟众人打着招呼,一边领着赵兴东进了堂屋。贾家是四间的庄基地,有个13米宽左右,深1o丈也就是3o米长,正面是三间上房,全是砖块与土坯盖的混合房,左面有两间土坯厢房,看来是厨房,右边是两间全用青砖盖的新房(应该是家里钱紧张,买的旧砖盖的),院墙是用土坯整整齐齐垒成的。可以看出来贾家在本村是个中等家境的家庭。(当然在别的村肯定算富裕了,想想能供女娃上高中,不是赤贫家庭能负担的起的)
进了堂屋赵兴东一眼看见贾母了,忙叫了声“姨”,贾母看见他和女儿一起进来自然是反映上来,女儿上周就和家里说过了,忙热情招呼着,又把他介绍给在座众人,有贾红梅的奶奶、父亲、哥哥、弟弟,还有支书贾有林,婚礼总管、帐房先生等一干人,大家听说赵兴东是帮着贾家换了布票的人,纷纷出言道谢,夸他少年了得,搞的赵兴东一脸古怪的笑容,贾红梅知道“真相”,也是偷着直乐。
客套一翻之后,赵兴东急忙解开带来的包袱,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一床毛巾被。这可是他从田翠蛾那里花高价买的,本来田翠蛾是准备卖12元自己赚3块钱的,可赵兴东是老熟人,上次又替她解了围,最后就一咬牙,只收了11块8毛,如此大义凛然、不贪恋钱财,也算是她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了。贾红梅知道他送的这个礼物太贵重,就让他退了去,赵兴东还是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咋能反悔呢?”坚决不退,然后又说道:“不当礼送也行,那夏天快到了,这毛巾被正好能盖,你就盖着用咧。”姑娘家哪敢盖呀,只得同意他送,不过心中也明白,这是赵兴东博取自己家里人好感的手段,一切还不都是为了自己,心中也是美滋滋的。
众人见赵兴东行的礼太重,有些想推辞,不过他早有准备赶紧说道:“俺跟红梅是啥关系嘛,她哥结婚就是俺哥结婚,送床毛巾被不算礼重。”这话中暗含的意思贾有林几个外人都听的清楚,不过毕竟是外人,不方便说话。贾家就贾红梅的父亲听出了话外之意,可他最疼爱女儿,见女儿听了小伙子的话后脸带羞涩不加反驳,就知道了女儿的心意,见小伙子又能换布票,又出手大方,还是骑着自行车来的,穿戴也整齐讲究(林跃进的旧衣服)说明家境不错,虽说头大了一点,相貌普通了一点,可男人不是靠脸蛋过日子的,也就有些接受赵兴东了,众人见一家之主都同意收下礼物,也就不在推辞。(那时结婚送什么的都有,普通的有脸盆、痰盂、毛巾、袜子、细粮等等,好一些的有被
第十八章 参加婚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