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孔明蒙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心意的姑娘。

    赵兴东今天一看这个场面就知道有纠纷,忙上前问道:“姐,咋咧?”那时候在商业系统工作是很牛的,营业员常给顾客掉脸子、耍性子,要是遇上个蚯蚓放屁――土里土气的顾客,营业员都半天不去搭理,时常生顾客与营业员隔着柜台对骂的情形。国家的主流媒体,曾多次起对商业系统这种散漫工作作风的批判,不过都没什么效果。所以赵兴东的基本判断是,田翠蛾在欺负农民。

    田翠蛾见到赵兴东觉得是找到了一个可以讲理的人,手指中年妇女开始讲了起来,“这个同志说家里办喜事没有布票,就寻到我让帮忙,结婚是大事咱能不帮?我就托了些门路,给她弄了2o多尺布票,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快些买,可不敢过期了,结果她没买,票都过期了,现在找我换,这不是无理取闹嘛。”

    赵兴东听了这话,觉的田翠蛾说的有理,就对中年妇女说道:“姨呀,这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子,咋能往回收?票过期作废咧跟人家没有关系,是你自己的问题嘛,你还是回吧。”

    中年妇女已经停止了抽泣,想说话可似乎又不知道怎么说,憋的是一脸的通红。旁边那个背着书包的女学生这时说道:“你不是(3)班的赵兴东吗?我是(1)班的贾红梅,这是我娘。”说完拉了一下中年妇女的胳膊以示介绍。

    赵兴东仔细打量了女学生一会儿,想起开学时不少同学都来看自己抄的6本教科书,这俊俊的姑娘好象是来过。一班是重点班,三班是差班,两班学生平时来往不多,再加上赵兴东在学校独来独往,虽说和谁都客气、逢人笑三分,但只顾着学习、练气功了,根本没留心其他人,经过姑娘的提示这才记起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俺是赵兴东,刚才光顾着说话了,没认出你来。”然后又面向中年妇女道:“姨,你先别着急,咱慢慢说。”

    中年妇女结结巴巴说了半天,又在贾红梅的补充下,赵兴东总算明白了原委。原来贾红梅的哥哥结婚要做衣裳,可布票不够,家里人大概平时也老实,没什么门路搞到布票。贾红梅毕竟在县城上学,听到过百货商场有人可以搞来布票,当然要付点费用。就自告奋勇和同学跑到这里来打探,见田翠蛾年纪和自己相当,随即向她询问。田翠蛾是雁过拔毛的人,自然不肯放过赚钱的机会,就给搞了2o多尺布票,但时间就剩几天到期了。(国家为防止有人囤积这些票证,从而搞投机活动。几乎所有票证都规定了时效,确实阻止了大规模的投机。但类似田翠蛾这种小的投机分子,那是管不住了。)贾家急着用布,就不管这么多先买了布票,然后催新娘家把衣裳的尺寸送过来,准备扯布做衣服。但两家因别的事打起了别扭,把这事就耽误了,等双方再次握手言和的时候,布票过期作废了。贾家也不富裕,为娶媳妇也是勒紧了裤腰带,心疼这2o多尺布票,那可是十几块钱呢,(黑市价一尺5毛)贾母就和闺女寻田翠蛾换票,当然退也可以。

    贾母把情况一说,田翠蛾就火了,当然是不退不换了,要是答应她退换,自己不仅没赚头还要亏出来。贾母也知道理亏,可又心疼钱,就赖着不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痛说革命家史,妄图引起这位城里姑娘的怜悯之心,搞的田翠蛾是烦恼不堪。商场其他职工对田翠蛾总是吃独食很不满意,这次竟然也没人过来帮忙。

    贾母是农村妇女不顾形象,贾红梅算是新一代知识女性,又正是好面子的年纪,想拉着母亲走,赵兴东就在这时出现了。听了事情的经过,赵兴东知道要想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那是做梦。有心帮田翠蛾吧,这贾红梅是自己同学,贾母又是一副可怜相,不好下狠心。帮贾家吧,她们本身不占理,这田翠蛾又爱财的很,大概是不会同意的。两不相帮吧,已经晚了,陷了进来不好脱身啊。

    突然间赵兴东想起李姨下午出门前说的话,不由眼前一亮,对呀,咋把这话给忘了呢。赵兴东心道,今天就帮贾红梅一次,她是重点班的,以后学习方面向她请教,她肯定不便推辞。想好了这些,他突然一拍自己的大脑袋,做出猛然想起状,说道:“俺有办法了。”

    *********************************************************************

    作者语:可怜的诸葛孔明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