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校长就领着一干人马杀到了。可以说,这是县高中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盗窃犯罪,平时小偷小摸的不是没有,丢饭票、菜票,学习用品、甚至干馍的也都生过,但这次丢的太多,整整27斤饭票和3毛6分的现金啊,可以说是大案。这不是开玩笑,凭这些事实,再定个情节恶劣(偷学生),影响极坏(在学校),绝对能判3到5年有期徒刑。所以校长亲自参与了调查,最后现自**把衣服放到床上,到他知道丢了东西的这段时间里,一共有17位同学接触过**的铺位,其中还有2个外宿舍的。17个嫌疑犯都被老师一一叫去谈话,结果17个人都不承认自己偷了东西,每人都把自己的吃粮情况向学校做了书面汇报,经过向老师、同学调查,证明这17个人的汇报不假,学校也把这17个人的行李搜查了,(那时这种行为不算违法)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县高中的宿舍就是个大教室,里面是床板挨着床板,围了整整一圈,就和民工的大通铺一模一样。中间摆两张课桌,供学生放些杂物。学生大一些的行李、包袱、口粮袋子,就放在各自的床下。这个宿舍一共住着2o名学生。
直到很晚了,案情也没有进展,最后校长无奈,使出了恐吓一招,说是小偷如果在明天中午之前,能主动找他自,学校就不会向派出所报案,只在学校内部处理了。如果过了明天中午,学校就报案,等公安人员抓住小偷,轻则劳教、重则判刑。威胁了一通之后,见大家没有反映,校长只得作罢,安排大家去食堂吃饭。
晚上熄灯前,班主任来到宿舍,动大家给失主捐粮,尽管大家都很困难,但还是表现了阶级兄弟的情谊,纷纷解囊襄助,最困难的几个学生,也都最少贡献了一个包谷面馍。在大家的帮助下,**又凑了16斤粮食和两毛五分钱,感激的他是又一次说不出话来,痛哭流涕了好一阵。16斤粮食肯定不够吃,但只要计划的好,每天吃个半饱,就能勉强对付一个月,到下个月,家里的粮就跟上了。
**不敢向家里求助,自己本来就在差班,连高中文凭都难混出来,每月不仅挣不了工分,还要消耗家里2o多斤粮食和一块钱,父亲如果知道他把口粮丢了,肯定就不让他上学了,那就只剩回家种地了。考大学**也没敢奢望,但还是想混个高中文凭。有了高中文凭,以后招兵、招工自己都会比一般农村青年有优势,最起码回村当小学的民办教师也好办点。凭着在家是老小和疼爱自己的姐姐的劝说,父亲才勉强同意供给他上学,所以打死**也不会向家里说丢粮的事。
按照赵兴东的本意,都是可怜人,在别人落难时,能帮就多帮点。自己虽然是农民户口,但有政府补助,比城里的学生情况都好,还有林叔一家的接济,如果其他同学捐的不多,自己就把**这月的伙食全包了。可听到**说了他姐姐的事,赵兴东改了注意。这**也他娘的不是东西,明知拿了姐姐给的五斤细粮,姐姐会挨打,还是把粮拿了,说明这家伙很自私,只关心自己,不管他人死活。这种人就是一头狼,给他多少肉都养不熟,和《三国》里的吕布是一路人。对付这种人最好的策略是有多远就躲多远,实在躲不开,那就趁他还没搭理自己之前,冲过去一脚把他踩在脚下,然后没事就跺几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三国》里,刘备最后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这么对付吕布的。
赵兴东想明白后,就不想再捐一分钱,可见同学们都捐了,自己如果不捐,影响肯定不好,无奈之下,也捐了一斤粮票和一毛钱。既然要落个好名声,那就捐多点,赵兴东成为捐助最多的人。大家都知道他是孤儿,虽然有国家救济,但比别人还是可怜的多,所有人都
第十章 失窃大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