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才从自己的情绪中缓过神来,关了话匣子后,和赵兴东攀谈起来。当知道他爹补了1ooo多块的工资,而且还可以申请国家补助,去念高中时,支书也嫉妒了好一阵。赵兴东说想把年龄改小点,支书一下放心了,原来还怕他是想打这次春季招兵的注意呢,自己好不容易给村里争取了一个名额,那可是留给自己小娃子的。他改年龄不就为了多领些国家补贴吗,还不是自己一只笔的事情。
赵兴东是想改小一年,从1961年5月改成1962年5月,支书合计了一下,干脆改到1962年12月,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原来的档案丢了,再补写档案时和村里的王铁狗搞混了。国家补贴不领白不领,国家钱不够用,多印些不就行了吗。赵兴东一想再小7个月问题不大,也就同意了。半导体的威力还是惊人的,村支书连夜回到大队部,给赵兴东出了证明,然后抱着家里有史以来的第二个家用电器,美孜孜听起样板戏来。(支书家第一个家用电器是手电筒)
赵兴东怀揣证明,想着今天离奇的经历,自己也如缀入云雾中一般。
自己的父亲明明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结果林叔却能说出父亲是逃兵这样的话,自己也不敢反驳,这是为什么?还不是林叔代表政府,他掌握权力,自己当然不敢和他顶撞。看来以后自己也要向权力靠拢,只要自己掌握权力了,也就能说话算数了,哪怕说的不对,别人也不敢反驳。
自己本来是要回家放羊的,可林叔看上自己了,就给自己指出了一条明路,自己一下有可能彻底改变命运啊,这说明什么?要会做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就会有意无意的帮助自己,可能他的一句话,就对自己作用巨大。那怎么能引起别人的好感呢?先,自己的外貌比较忠厚老实,容易让人放心,这对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自己把在这方面的优势再加强一下,要养成面带微笑的习惯,俗话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吗。第二,祸从口出,嘴是最容易惹祸的东西,父亲不就毁在嘴上了吗?所以管好自己的嘴,少得罪人,不引起别人的反感,就等于有机会引起他的好感。第三,要有礼貌,今天林叔大概就是很喜欢自己这点,谁都喜欢有礼貌的人,自己也不例外。第四,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别人,今天自己就靠一手好字引起了林叔的好感,今后要在书法上多表现表现。
今天买东西、改年龄,要按正路走,这都是办不成的,可自己怎么办成了?钱,全靠钱。有钱就能办成不可能的事情,看来以后要多搞些钱。
赵兴东越想越睡不着,干脆起来,用笔在本子上,写下了这几个字:权、钱、笑、嘴、礼貌、书法。然后对着这八个字,凝视了很久很久......
三日后的清晨4点,赵兴东起了床,把东西收拾好,带上了所有的现钱、收音机、存款单、生产队的证明,还有4个包谷面大馍,(那天在县食堂花一毛六吃的面,让他觉的很不值。)甩开大步向县城进。坐车要2毛5呢,走路又走不死人,能省就省吧。
等赵兴东赶到落实办门口,正好中午下班,他在门口迎上林强。林强一看赵兴东风尘仆仆的样子,就知道他是连夜走路赶到这里的,这孩子手里可有1ooo多块钱呢,还这么节省,更对他增添了几分好感。“娃呀,走到叔家吃饭去。”说着林强拉着赵兴东就走,赵兴东也没推辞,背着包袱,跟着林强而去。
**********************************************************************
作者语:这一天的经历,对主人公的成长很重要。其实他还有个重要的优势,他自己没感觉到,那就是对钱的认识。很多人把钱当成了目的,赵兴东却把钱当成手段,这也是他成功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