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不 愿 为 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祸根滋长,留此无益。思前想后,上表请求辞去相位致仕还乡,皇上赵扩不准。

    此次为徐平阳,他又想起范纯仁的那句话:我为大臣,国事如此,我若不言,有负天地。假造御笔,皇帝却不追究,可见皇帝对韩侂胄信任程度之深,自己尽管事事相让,夹着尾巴做人,但从内心深处看不惯,说不定哪一天爆发出来,挡人家的道,落得不堪的下场,那时后悔就晚了。

    得知赵汝愚暴死衡州的消息,再次上书请辞,皇帝还是不准。他进殿再辞,口气很坚决,毫无余地。

    皇上赵扩无法:老爱卿,你回去罢,容朕考虑考虑。

    韩侂胄坐在西府,东府右相经煜堂来告诉他杨要辞官的消息,他糊涂了:

    仲坚兄,你说说看,这杨处恭好端端的为啥要辞。

    是呀,上上下下没人说他不好,他却要辞,难道只是因为为徐平阳说情不成。

    为徐平阳说情?不成,首相就不要了,是不是对我们有意见?

    这个倒没听说。好象他知道贬徐平阳的御笔有问题。

    哦,那他有没有咋呼?

    这个老杨,就这点好处,不争不斗,识大体,多余的话从来不对外乱说。

    人的确是个厚道人。

    见经煜堂无话,韩侂胄说起另外一件事。

    头天晚上,苏师成来府上找他,希望七爷给他在京里安排个位置。说起这个苏师成,经煜堂也略知一二。

    苏与韩相识在十多年前,那时,韩侂胄在平江府做武官散职,苏师成在衙门里做一个抄抄写写的胥吏。

    工作上,韩侂胄时常会写些报告给上级,但他的毛笔字不怎样,于是就找苏师成帮着誉写。

    两人年纪都不大,二十开外,三十不到,韩是大家子弟,做事向来大方,讲究排场;苏师成呢,秀才出身,家境贫寒,无力再供他继续读书,二十岁就出来找事做,挣份薪水,养家糊口。

    一来二往,两个人就熟了,韩侂胄无论外表言谈,还是为人处事,都是苏师成崇拜模仿的对象,而苏师成的机智灵活、勤快利落,也让韩侂

第六十五章 不 愿 为 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